“如果爱因斯坦活在这个时代的话,他一定是位出色的游戏玩家。”这是正在上海举办的“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之“爱因斯坦是如何玩转科学的”论坛的开场白。
为何这样说,原来爱因斯坦在休闲时间酷爱叠纸牌,不过,如果那时有电子游戏,那还有纸牌什么事?
不过在许多老师和家长眼里,游戏二字如同洪水猛兽般可怕,孩子因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的事也屡屡发生。当人们进入信息时代,游戏——这种古老的、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重新可以成为知识载体吗?科学可以从游戏中“玩”出来吗?几位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许多中国人通过游戏认识爱因斯坦
你知道吗,许多中国人认识爱因斯坦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而是一款游戏。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普策划人、理论物理博士、《“玩”进科学院》作者吴宝俊说,20多年前有一款游戏叫《红色警戒》,里面有一个兵叫爱因斯坦,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磁暴。这个角色非常强力,许多人是从这里知道爱因斯坦的。另外,当你在游戏或影视作品中看到身穿白大褂、梳着爆炸头的科学家形象,都是在“致敬”爱因斯坦。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教授李晟认为,在游戏中植入科学家的形象,是兼顾游戏性和科学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想一想有多少人对三国游戏中各武将性格和能力如数家珍,又有多少人对《王者荣耀》中的英雄津津乐道,就能体会这种跨界的魅力。
然而,在层出不穷的游戏中,科学家的身影却难以寻觅。比如在《王者荣耀》近百名英雄中,三国名将就有10多位,科学家却无一人“上榜”。(鲁班七号或许沾点边?)“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是有资格成为游戏里的英雄的,但是对他们的挖掘、宣传却太少了。”李晟说,他衷心希望游戏成为让下一代了解中国科技名人的一扇窗户。
好消息是,科普游戏化是当前科普圈正在努力的方向,在号称无所不能的沙盒角色扮演游戏《我的世界》中,游戏开发者搭建了一座爱因斯坦的实验室,作为玩家的你必须找到控制实验室的能源钥匙。当然在过程中,能学到不少与爱因斯坦有关的物理知识。
虚拟技术打破科学与游戏的边界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镜子》中描写了这样一台计算机,输入光速、普朗克常数等几个基础数字,计算机就能从原子级别上模拟出整个宇宙。事实上,在现在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这样的模拟手段已经颇为常见。比如气象学家通过采集几个点上的气象数据模拟未来天气变化、生物学家通过输入环境参数寻找恐龙灭绝的原因等。“如果把这种模拟内容可视化,那么科学实验和游戏有什么区别?”吴宝俊问。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开始打破科学与游戏的边界,那么你将得到许多身为地球人得不到的体验,就像在游戏中一样。(这样说的前提是,你并不把游戏当成无意义的玩耍,而是作为沉浸在某件事物中的过程。)李晟说,在地上你不得不受万有引力的作用,如果在另一个世界中你能够自由穿梭呢?作为科学家,他们也经常从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寻找各种可能性。
▲沙盒游戏《我的世界》
所以,未来的物理课可能是这样的:老师说我们来学习布朗运动,同学们戴上虚拟现实眼镜,感觉自己化身为一颗花粉,在水流中剧烈碰撞。(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R.布朗在花粉颗粒的水溶液中观察到花粉不停顿的无规则运动)
高级知识是游戏中学不到的
听起来,未来的孩子们十分幸福,他们能够一边玩耍一边习得知识,难道真如吴宝俊写过的那本科普书一样,玩着玩着就能进入最高等的学府了吗?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沉迷游戏的担忧都将变成杞人忧天吗?事实上,除了吴宝俊,其他沉迷游戏的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滑坡,而他游戏学习两不误的原因是,他的自制力比较强。
▲科普“网红”吴宝俊
《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也玩游戏,但人家说是星期几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说,自制力才是平衡游戏与学习的关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想通过游戏学习高级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游戏本身就有“低门槛”的特点。
举个例子,在现场,主持人让两位科学家用简短的方式科普一下狭义相对论和光电效应,他们足足说了有三分钟。是科学家科普功底不够强吗?两位都是身经百战的科普老手,但是要厘清知识背后环环相扣的逻辑和推演过程,三分钟已经非常最简短的表述,但是三分钟的长度,很可能会“吓跑”一票游戏玩家。
吴宝俊以自己的求学经历阐述了游戏和科学的关系,作为科普“吸粉”的手段,在这个时代,游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想要深入科学殿堂,从游戏中是不能获得高质量的知识的。不过,正如李政道研究所所长维尔切克所说,我做我喜欢的研究,何尝不是一种玩呢?
作者:沈湫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