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需要支持的青少年数量呈上升趋势。似乎是两个极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中学生,往往有着超乎常人的“自律”“上进”,对自我超乎同龄人的“严格”;但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大学生,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幼稚”。
中学时的早熟,反衬着大学时的晚熟。心理学专家认为,当孩子错失青春期情感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往往停留在与年龄不匹配的低龄期。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家长和老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帮助他们在自我成长和自主选择之间,走向心理和情感的成熟——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大学阶段的心理问题与中学时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心理防御有直接关系。学制可以有严格划分,而人的成长却不能割裂。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却以向更高学府输送生源为终极目标,忽略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阶段,大学美好生活的超现实期待往往成为高中生拼搏的动力。但是,考入大学之后,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使一些学生迷失。因此,以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加强高中与大学的心理衔接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大学与高中两种教育在学生的心理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到底有哪些不同:
●学习成绩在个人价值评价中地位改变
高中阶段学习好就行,所谓“一白遮百丑”,成长中出现的困惑、迷茫都会在成绩优秀的光环下被忽略。学习是学生获得成就感最直接、可控的因素。考入大学,学习已经失去了原来独一无二的地位,心理的不适应凸现出来,没有健全人格支撑下的人生就会开始走向混乱。
●能力单一,缺乏生活等多种能力
许多家长给孩子营造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氛围,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全权包办,进入大学后,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使他们面临挑战和危机。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因素。
●理想变成现实的难度系数提高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考大学是他们唯一的理想,理想的单纯使他们忽略了许多困惑。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实现理想的路还有很长,尤其是不喜欢学校和专业时,无助感和无力感更使他们变得易激惹。
●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失衡
学习好的孩子往往有自我中心的倾向,习惯于被夸奖和被欣赏。他们太容易得到关注,常常会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出现人际矛盾。
因此,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出现心理适应问题时,往往需要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共同努力、给予帮助。
那么,在基础教育中,中学老师能做些什么?
●给学生自我成长和选择的机会
进入大学之后,正如有的学生所说:“中学时代,我们是成人眼中的孩子,谁都没有告诉过我们要自我成长、如何成长,但进入大学之后,人们则以衡量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使我们备感压力。”在中学时代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对自我成长负责。
●确立“你我共赢”的人际交往思维模式
成年人对学生的教育往往陷入“你输我赢”的模式,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听自己的。当孩子独立生活时,人际交往中依然有争夺的印痕,要么退缩、要么逆反,难以达成合作。在“你我共赢”的模式中,成年人与孩子的交流应当是协商和创造,强化人文关怀,建立正向的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重和关怀,使学生理解共赢。
●塑造健康的情感
爱心教育是人生的重要教育。让孩子学会爱,懂得别人为你帮忙是出于爱,而不是必须。让他们在体会爱的同时付出爱。
还要教孩子学会宣泄,知道这是很自然的事,并懂得用合适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因为被冠以“好孩子”的头衔,有些孩子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成为许多问题的隐患。
另外,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与人沟通、交往,培养开朗的性格。竞争的激烈使每个人都体会和承受着压力,乐观是战胜压力最有效的方法。
成长中的孩子应该具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在人际沟通中是直接的、清晰的、坦诚的;要让他们知道某些交往原则是弹性的、人性的、可以依情境改变的;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的、有期许的。
因此,必须增强高中与大学阶段的心理衔接。假如高中阶段的心理辅导能够将大学的适应性问题前瞻性地完成一部分,可以降低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实质伤害,使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迎接环境的变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挑战,提高适应度。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作者:李永慧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