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智商、情商,更要培养爱商。”和许多人预想的一样,马云的每次演讲都会引起不小的关注和轰动,这次也不例外。
昨天,第14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阿里巴巴合伙人、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马云近一小时的主旨演讲,金句频现。“机器可以取代保姆,但不能取代母爱”“人工智能时代,如果没有爱商,技术越强大越可怕”……
或许是因为马云曾经当过老师,他对当下教育问题的观察、思考、评论,让很多教育界专家连连点赞。可教育之难,往往是知易行难。如何培养有“爱商”的孩子?现实中尚有不少隐形障碍,让理想“落地”时总有许多难处。
对一亿脑矿最好的投资是“爱”?
“不注重教育,就是不注重未来。”马云昨天在演讲中直陈,中国每年有1500万新生儿,全世界每年有不到1亿的新生儿——这是最大的富矿。“投资这近一亿脑矿,就是投资世界的未来。”
但对教育界来说,如何对脑矿进行“高回报”的投资,充满了疑问。比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人和机器的竞争中,教育要给人“加持”些什么,才能确保未来人类不会被机器取代?
按照马云的说法,在技术面前,人类理应有自信。因为,“机器只有芯片,只有人类才有伟大的心、有爱。机器有精度,而人有温度。”因此他认为,越是在AI时代,越是需要爱。
“现在的小孩很多是独生子女,即便生在二孩家庭,通常也是一个孩子身后围绕着六个大人,是在不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上海市光明中学校长穆晓炯现场聆听了马云的演讲,颇有感触。如何让从小“不缺爱”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爱商”——这恰恰是今天教育界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根据穆晓炯的观察,在不少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很少有机会面对人际间的冲突,更不要说去化解冲突。无需多言,对别人的关爱、包容需要一个人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体验。而一些家长的“越俎代庖”,客观上让孩子失去了许多提升“爱商”的机会。
教育去功利化,对“爱商”培养至关重要
培养孩子的“爱商”,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算不上是新鲜词汇。接受记者采访时,有校长坦言,从小学开始的感恩教育,以及贯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德育、思政教育,其终极目的都是让孩子心中充满爱。
教育本就是以爱育爱的事业,可今天的学校、老师做得怎样,又有哪些难处?
“虽然大家都知道,今天学校学的很多知识未来可能不一定有用,但可能为了考试等现实目标和压力,师生间的关系不自觉地变了味。”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说,很多教师正在以爱的名义不自觉地伤害孩子。
比如,在学业上对学生施以一定的压力,希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可能年纪稍长一点的孩子会最终体谅老师的苦心,但更多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会想“老师关心的不是我本人,而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结果。”周彬认为,一旦学生认为来自老师的关爱是功利的、虚假的,那么不仅会伤害师生关系,继而也会影响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评价。
教育的去功利化,对孩子“爱商”的培养至关重要,可这谈何容易!穆晓炯直言,基础教育最难的地方就是“三夹板”处境,“老师当然知道培养孩子爱商的重要,可是如果一个孩子爱商很高、情商较高、智商却略低——这样的孩子能考上知名大学吗,阿里巴巴这样的知名企业会录用吗?”
老师越受尊重,就越能传递正能量给孩子
培养孩子的“爱商”,关键是老师。
“如果老师每天都很阳光,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能始终照射到阳光。他们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爱和正能量,自己也就会成为爱的使者。”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校长朱萍颇有感触地说,通常低年级孩子对老师的爱是十分纯真而美好的。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家校如何共同呵护这份爱,是教育界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接受记者采访前,朱萍刚好在朋友圈看到一位老师分享的一件温馨小事:一名小学生吃了午饭后,独自在打扫教室。老师走上前去问原因,孩子说,“因为我很喜欢你……”
“喜欢老师,就要为老师做点事情,这是一年级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很纯粹。”在朱萍看来,很多老师之所以对教育事业有较高忠诚度和成就感,背后动力就是师生间的这份原初的、诚挚的情感。可作为校长,她也有同样多的机会听到老师的吐槽和牢骚。比如,今天的老师要管教孩子,首先要过心里“这道关”:万一家长找来理论,该怎么办?
“老师不仅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其实每天也处在各种琐事、矛盾之中。”朱萍由此谈及马云此次演讲中分享的另一番话,不由得点赞。
马云说:“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要充分信任老师。学生违反纪律、规则,而老师不敢惩戒,这就像开车不踩刹车一样危险。”朱萍从校长的角度对此做了诠释:今天的家长应该给老师更多信任,让老师有充分的职业自信——老师越受尊重,他们身上的正能量就能更多地传递到孩子身上。
本次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以“共创未来的学校领导者”为主题,共有来自50个国家的1500名中小学校长与会。为期三天的大会将举行12个平行分论坛,近百位中外校长将走上论坛,展示和交流各国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作者:樊丽萍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