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的报童叫卖声里,曾经是报纸在记录时代,在见证世界历史,记录风云变幻,还原市民生活。
今天起,90多件17世纪以来的报纸原件珍藏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公开展示,这些报纸原件本身已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下面这张希腊的《新闻报》,头版左侧刊登了周恩来总理访问时的照片。1963年底至1964年2月,周恩来出访亚、非、欧三大洲14个国家,是共和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外交活动之一。首站是阿尔巴尼亚,当时已与中国建立“特殊友好”的双边关系。
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纪录者”。
十七世纪下半叶的伦敦宪报(London Gazette)在所有藏品里,算是爷爷辈的。通过这张报纸,你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印刷技术和纸张。每一张都使用手工印刷,当时的用纸掺杂了麻的成分,报上字母的凹凸感分明可见,且每一张都有编号。
1888年2月13号英国金融时报的创刊号,现存世很少,因此展出的这份创刊号原件更显珍贵。在这份创刊号上,你可以清晰看到当时使用的logo和报名。1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依然还在沿用。
此次展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策展,今天上午,为纪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办90周年,《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揭幕仪式举行。
互联网高扬,
纸媒门庭冷落。
百年老报纸在数字时代,
显得尤为珍贵。
新媒体技术发展、媒介改变,
不变的是新闻人追求真相、
和人类文化的传播进化。
进入新媒体时代,
更要回头看看印刷时代价值,
不只是技术,
阅读历史,
向印刷文明致敬。
张力奋自称对纸媒有种“特殊的情结”,在英国研习传媒多年,染上了爱好收藏的“英国病”:
每有世界大事发生,他便留心存上一份报纸。他的收藏涵盖近100个国家,有些购买于拍卖行、收藏家处,有些取自各国机场休息室的赠阅报刊,有些则托旅行或出差的友人带回。
张力奋说:
这次展览从100多件全世界各个国家报纸原件精选出90件,展品有三个选择标准。
首先,报刊本身的新闻史或公共价值。
其次,头版刊载了重大新闻事件。现在要买一份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明日报,现在价格为一两万元。
第三,报刊的地域和国家分布。不仅有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红色人道报等,还有申报、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甚至搜罗到了三张非洲国家的报纸。
二百多年来,报纸已成为人类文明与思想的“百科全书”,是历史的第一版底稿。
在上海市民的生活中,报纸一度占据了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就在今天的汉口路,短短不到500米,当年集聚了几十家报纸。而当时的报童,是上海报纸发行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上海报业巨子史量才,曾为出生贫寒的小报童们成立了报童小学,而人人皆知的报童歌就是该校的校歌。
当时上海的《新报》《申报》,各发行三十万份,订阅用户遍布本地和江浙地区。张力奋说:“当年报纸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处在一个黄金时代。当年复旦大学的展览涵盖了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报纸,可以想见年轻的中国报业对西方的追赶,同时也体现了上海的国际化程度。”
“我们说报纸是历史的初稿,就是我们当时在读报纸的时候可能想不到,但是我们所读到的某份报纸记录的事情,说不定就会改变世界。”张力奋说。他上课的时候喜欢给学生展示实物史料,比如曾经用来印刷报纸的铅字,让学生真实触摸印刷文明的发展。
复旦大学新闻系原系主任、董荣华教授回忆道:
“84年前,首届世界报纸展览会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举办。当时的展品有2000件之多,来自33个国家,其中,中国报纸500多件。
随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展览便遗憾地中断了。今天举办的展览,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历史的延续和致敬”。
虽然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媒介的介质,但新闻专业精神、职业理想和使命不会随着报纸的消失而消失,将永存于新闻行业。
本次展览由复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图书馆主办。
作者:储舒婷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