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复旦新闻系1949年校友,我今年90岁了!”在今天召开的复旦新闻传播教育90周年主题论坛上,90岁的蓝聚萍一走上讲台,全场就想起了热烈掌声。
今天,看到现场这么多青春洋溢的面庞,老先生十分激动,他的思绪不由回到了在复旦的数月。
今年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华诞,蓝聚萍不仅与新闻学院同岁,还曾在复旦新闻系老系主任陈望道先生身边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不久,蓝聚萍就接到了组织的安排,进入复旦大学的新闻系读书。也正是从那时起,二十岁的蓝聚萍正式与同样二十岁的复旦新闻系,建立起了情系一生的缘分。
“当时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名望很高,很吃香”,对于自己能到新闻系读书,蓝聚萍充满自豪。据他回忆,当时他们1949级的班级就有六十二人,低一级有七八十人,再低一级的差不多都有一百多人了。
“我对新闻馆很有感情,进复旦我就在新闻系……现在有时间还去新闻系去看看”。在蓝聚萍家中的照片墙上,还保留了一张过去的复旦大学新闻馆的照片。过去空闲时,他就常常和陈望道先生一起去新闻馆。
▲陈望道先生
从1949年进入新闻系学习起,蓝聚萍老师就与当时的系主任——陈望道先生开始一起工作。“我既是他的学生,又是他的秘书”。即使是在参军期间,他也一直帮助陈望道先生处理事务。1962年回到复旦大学以后,蓝聚萍就直接到了校长办公室,继续他在陈望道先生身边将近十年的秘书工作。
“当时我还和陈望道先生同住……他爱人没有了,儿子也不和他住在一起,就叫我和他住在一起,进进出出都在一起”。说起陈望道先生,蓝聚萍总是感触良多。
▲陈望道先生在复旦新闻系。
“我当时很钦佩他,真的很钦佩他”。陈望道在上世纪60年代只有360块的工资,日子过得节俭,省下一些钱,出于关心学生,捐出了一万块钱修筑复旦大学的新校门,捐钱给国年路做绿化。这两件事对蓝聚萍触动非常大。他还经常和陈望道先生一起在校园里四处走走,去学生寝室看望学生,和学生聊聊天。“那时候他们没有什么顾虑的,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和望老说,什么都谈”。
1977年陈望道先生去世以后,蓝聚萍依然留在复旦,在总务处室做后勤行政工作。现在退休在家中休养的他,依然时刻关心着国家社会发展。
今年,蓝聚萍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作者:樊丽萍 图:袁婧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