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上海市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身体健康和就业权益,促进本市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日前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应对疫情做好2020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2020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通知》明确,推进线上服务,打造就业新模式。
深入推进“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举办各类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领域线上招聘活动,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需求与用人单位岗位招聘需求精准对接。
一是暂停现场招聘活动,视疫情防控形势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
二是开展线上校园招聘,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联合社会机构、统筹各方资源,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发布机制,组织开展系列面向全市高校的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大力推进面向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线上招聘求职服务,促进人岗匹配、精准就业。
三是推广线上就业服务,鼓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实现岗位发布、简历投递、远程面试等供需对接,积极推广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网络签约系统,鼓励学生通过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进行就业协议网上签约。
《通知》要求,加强监测研判,掌握就业形势。
要求全市各高校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监测与研判,做好应急预案,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一是关注疫情防控进展情况,抓紧评估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影响。
二是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势,密切监测经济形势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三是关注毕业生思想动态,及时摸清各类困难学生群体的底数。及时评估疫情影响、把握就业市场动态、掌握高校毕业生底数,加强分类指导。
《通知》提示,提高服务水平,做好精准帮扶。
一是创新就业指导服务形式。积极开发网络课程,以在线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咨询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加强求职心理疏导;建立高校间交流与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推进“职业指导进校园”;推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发挥生涯教育、师资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协同效应。
二是深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要求全市各高校进一步构建全过程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促进生涯教育与人才培养充分融合,引导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生涯。
三是切实关注服务重点群体。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尤其是疫情重点地区生源毕业生等群体的分类指导服务、精准帮扶。同时,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档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
《通知》指出,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教育引导:
一是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二是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领域。
三是引导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是推送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通知》强调,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工作规范。
一是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要求各高校抓紧部署应对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预案,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经费、人员、场地”四到位。同时,健全就业、招生、教学、学工、团委、科研等机构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二是加强就业工作规范管理。认真落实就业统计工作“四不准”“三严禁”要求,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此外,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和就业进展,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监测。
三是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构建毕业生发展成长度、高校对社会贡献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构,启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大规模跟踪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反馈高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
【专家解读】
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减少对毕业生就业“节奏”的影响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淑慧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减员减招现象比较突出,中小微企业面向应届生的新增岗位大幅缩水,应届生关注度比较高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新增应届生岗位也在下降,毕业生就业进度进展明显比往年缓慢,毕业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人心定,当前市教委和市人社局及时出台的《关于应对疫情 做好2020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应该说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阶段性影响的及时雨。《通知》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增加定力,为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保驾护航,为我们高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通知》如何就化解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给高校支出了很多管用的“实招”“硬招”,比如组织“系列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这对解决疫情下大学生求职难很及时,希望有管部门尽快组织、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并尽快组织实施。
新冠肺炎确实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的阶段性影响,打乱了我们以往的工作“节奏”,《通知》亮点就是“推进线上服务”,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减少对毕业生的就业“节奏”的影响,确保今年就业工作质量不降低。从目前来看,各高校也在市教委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推动线上就业新模式,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比如我们东华大学积极响应教委的要求,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多措并举,力促今年就业工作的稳定:
首先,打造网上就业工作坚强阵地。第一时间起草了《致东华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和《东华大学致企业的一封信》,稳定学生情绪,加强与企业沟通。并依托东华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和“东华就业”微信公众号加大招聘信息、生涯指导、就业形势与政策等宣传力度。
其次,推出“键对键” 不掉线就业服务。推出事务线上预约服务,开通网上签约服务,推动空中双选会、空中宣讲会有效开展,以及线上创新创业政策咨询、基金申请、赛事答辩等工作。
同时,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通过网络调研,全面掌握全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将生涯咨询、生涯与就业个体辅导、生涯与就业指导活动及时调整成线上咨询,并为学生开展各类在线生涯指导课程,为学生顺利就业加油充电。
此外,面对当前疫情的挑战,我们还要加强研判,谋定而后动。应该说,今年大学生择业时间将会比以往的时间长一些是必然的。接下来,拓宽就业渠道是重点,我们要指导大学生们要合理定位就业预期,引导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领域就业、创新创业等。只要这些措施落实到位,相信可以坚定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信心。
同时疫情也对我们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着眼长远,进一步统筹好线上线下的就业指导与咨询、心理疏导、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待疫情结束后,及时做好相关工作的衔接,尽可能使我们的工作更精准、更有效,把关心学生就业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云双选、云宣讲、云签约,花式“无接触招聘”来了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葛卫华
当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势严峻,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今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影响,2020高校就业季必将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为确保上海高校广大毕业生稳定就业,上海市教委和市人社局联合出台《关于应对疫情 做好2020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十分及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无论是全力推进线上服务,还是加强监测研判,亦或是做好精准帮扶以及拓宽就业渠道等十六条举措,均对上海高校做好当前的就业工作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面对挑战,上海高校更应主动作为、主动求变,在困难中寻找新的机遇。
主动对接新业态。2月10日以来,大部分省份陆续吹响复工复产号角,经济逐步进入“后疫情”复苏期。消费者健康安全需求的增加,促使线上购买、配送到家、OMO(线上+线下)、新零售等人才需求加速。高校应发挥学科专业特色,深入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的就业机会,寻找新的增长点。
大数据显示,进入2月以来,在线教育行业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同比增长高达88.22%。上海师范大学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师范生主动“触网”,学习和尝试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创新成长。
主动打造新模式。当前,虽然线下招聘活动因疫情影响暂停。但是高校的就业服务不能因此打烊。应通过云双选、云宣讲、云签约等花式“无接触招聘”,全力打造“互联网+就业”新模式。2月17日,上海师范大学已成功举办首场空中求职招聘活动,吸引1600余名毕业生参加,并将通过“就业需求线上报,就业指导线上听,就业岗位线上找,就业服务线上办”,多措并举做好毕业生的“主心骨”和“娘家人”。
主动拥抱新变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广大毕业生应当密切关注各行业发展新趋势,结合自身发展和专业背景,客观分析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在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完成好学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在线生涯和就业指导、就业咨询等云服务,主动熟悉和掌握在线申请、远程面试、电子签约等求职流程。
诸多应对政策正出台,保障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经晓峰
往年2-3月份应是毕业生积极求职应聘的高峰,如今受疫情影响,校园春招会和企业宣讲会纷纷延期或取消。加之近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用人需求整体减少,不少同学愈加担心错过春招季会求职无门,担心疫情持续会加剧企业招聘需求和薪酬待遇下降,甚至影响将来职业发展。
作为从事就业工作20多年的老兵,我先后经历过“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各种特殊时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冲击,非常能理解同学们的焦虑心情。每遇危机,国家都出台众多扶持政策,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减少岗位流失,以积极就业政策确保稳定大学生就业。
现下严峻的考验虽在眼前,但诸多应对政策也在出台,会保障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我们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兜底。同学们只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安全,维持良好心态,积极关注各类就业信息,根据职业规划提升能力素养。相信只要你足够努力和优秀,结果依然不会辜负你的期待。
此次的《通知》针对特殊时期,提出“推进线上服务,打造就业新模式”“加强监测研判,掌握就业形势”“提高服务水平,做好精准帮扶”“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教育引导”“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工作规范”等五大方面举措,这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稳就业工作意义重大。其中,“推进线上服务”也是对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模式的再造。
近期,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联合社会机构、统筹各方资源,陆续开展各类线上招聘活动,各高校也将根据要求完善线上就业服务,通过建立线上互联信息服务模式,促使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业供需精准对接,有力解决毕业生与企业最关心的求职和招聘难题。
同时,针对就业困难的群体,我们也将根据《通知》要求重点做细精准帮扶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零就业家庭和疫情重点地区毕业生等群体,建档立卡,一人一档,切实帮助解决就业难题,让就业服务工作有成效,有温度。关注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学生疫情情况以及学生就业状态,强化思想引领,开展精准帮扶,建立就业毕业生数据,分类指导,责任到人,建立工作档案,对未落实就业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逐一排摸,精准研判,因人施策,多方合力,建立针对性的帮扶机制,同时加强心理辅导。
落实《通知》要求,做好“战疫”就业工作。以我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连续四年举办全市最大规模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暨港澳台侨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暨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全市范围的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
目前已举办7场,累计1200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30万个,其中500强和知名企业数2000余家,覆盖制造、IT、金融、航空航天、物流等几十个领域,参与学生数累计达16万,影响力覆盖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高校。
3月,我校将继续承办上海市2020届高校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暨少数民族毕业生网络专场招聘会,面向全市毕业生“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届时本市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行业企业、各个新行业、新产业单位都将提供大量硬核岗位。
同时,我校开展精准就业帮扶,打造网络精品项目,推出“掌上求职一键达”、 “生涯课程云上学”、“一生一册重点帮”等线上综合就业服务,依托学校网站、“金海职场”公众号、辅导员多管齐下,为学生提供网络双选会、在线课堂、就业手续办理、咨询答疑、个性化就业帮扶等全方位服务,全力帮助毕业生们找到心仪的岗位,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樊丽萍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