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Google Image
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英语学习的起跑线也变得越来越早,“英语启蒙”“幼儿英语”“语言关键期”这样的字眼充斥在家长和孩子身边。
外语学习越早越好,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深信不疑的信条。外语学习的关键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不敢怠慢的关卡。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外语学习如此复杂的过程真的能用这两个如此绝对的命题来简单概括吗?
关键期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
说到年龄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是一个绕不开的理论。顾名思义,“关键期假说”指的是语言学习存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之后,人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就会大幅减弱。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在“关键期”学习语言,是效率最高的。
首先,我们常常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关键期原本是针对母语学习而被提出的。
“关键期究竟从几岁到几岁”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关键期假说”的提出者,Eric Lenneberg认为,母语学习的关键期从童年早期持续到青春期,大约是2至12岁。也有一些学者持有不同观点,通过研究证明关键期可以持续到15岁或18岁。
由此可知,尽管各位学术大牛们对关键期的具体时间颇有争议,但是普遍认为关键期至少持续到青春期,而不是所谓的7岁甚至3岁。
虽然对于关键期的覆盖年龄有争议,但是在一点上,学术界的研究人员们却达成了出奇的一致,那便是对于学习母语这件事情来说,只有发音比较容易受到年龄影响。换言之,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掌握发音。而至于语言的其他方面,比如词汇与语法,关键期则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也就是说一直到青春期,我们都可以非常高效的学习词汇和语法,跟小时候没有太大差别。
照片来源:psychegames.com
那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又是怎样的呢?
学者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于是他们把母语的关键期假说试着用到了外语学习上,然后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比如,青春期之后才移民到美国的亚洲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早期移民的亚洲小孩子们相比而言差距较大。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个研究中的孩子,都在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是完全沉浸式的学习,而且由于是移民,甚至可以说是不得不快速学习,与我们的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环境和动机并不相同。
之前我们提到对于母语学习来说,年龄小的时候容易掌握发音。对于外语学习来说,发音的学习同样在年幼时相对轻松一些,而词汇语法反倒是在年龄稍长时更容易掌握。
此外,并不是说一旦过了关键期之后,语言学习能力就急剧下降,瞬间降低。
人的大脑发育不是断层的,而是连续性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用“敏感期”来取代“关键期”。因为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关键期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过了关键期之后学习起来可能没有那么轻松,但仍然可以非常好的掌握一门语言。(笔者也并不是在关键期学习德语的,现在也可以用德语自由交流)
图片来源:Google Image
关键期不是金科玉律
说了这么多拗口的理论,可能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关键期真的是语言学习的唯一铁律吗?被捧上神坛的关键期究竟是不是坚不可摧呢?
其实,自从“关键期假说”被应用到外语学习上起,就一直饱受争议。为什么呢?因为把“母语学习者”和“外语学习者”放到一起比较,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并不是达到和母语者“真假难辨”的水平,而是有效的使用外语进行沟通。更何况,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大脑的思维路径已经注定和母语者有所不同,两者在大脑层面的学习机理也是没有可比性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持续、有效、科学地学习,所谓的“关键期”就失去了意义。无论孩子多早开始学习外语,如果学习的时间不足,或者学习的方法不恰当,那么外语学习就变成了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比如,如果一个孩子三岁就开始学习英语,学习的方式是每周上1小时的英语启蒙课,而在其他时间,他没有再进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又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听到的英语都是低质量的,那么这样的启蒙不但没有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还让孩子失去了用这些时间和精力更好学习母语或者其他技能的机会。虽然孩子看起来赢在了起跑线上,领先出发,可是他却未必能一路领先到终点。
所以,在学习方法科学得当的情形下,越早学习外语可能会具备一定优势,但这绝对不是成功的保证,即使开始的时间稍晚,只要方法正确,一样可以掌握外语,笑到最后。关键期假说不是金科玉律,也不应当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负累。语言学习,不嫌太早,也绝不嫌太晚。
作者:何堃蕾|哈佛大学语言与读写硕士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纽扣亲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