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队和专业运动队也可能一度打成平手,12月1日,一场女子手球比赛在获得全国青年冠军的江苏青年女子手球队和获得全国大学生冠军的东华大学女子手球队之间,赛况激烈、比分一度追平。如何推广“面向人人”的校园体育?今天,中国手球协会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在东华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逛展、看秀、草地设计周,生活中也能与美的不期而遇。打破大学生和艺术场馆间的“墙”,今天,东华大学与首批3家艺术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复星艺术中心、上海苏宁艺术馆,共建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
以体育人、以美化人,校园美育体育不断拓展“朋友圈”,让体育美育跃上教育高地。
每一片运动场地都是体育育人的阵地
“课内、社团、竞赛”“学会、勤练、常赛”,这所高校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将传统体育课改为体育俱乐部,大学体育课变成了学生爱学乐学的“香饽饽”。有的体育“金课”还成了学生未来的深造方向。王婉婉原是东华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交谊舞课上,她被舞蹈的魅力深深吸引,课余常和楼晓娟老师探讨舞蹈技艺,交流学习心得。毕业后,王婉婉毫不犹豫地选择上海体院的舞编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并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每一片操场、每一处体育馆、每一块运动场地”打造成体育育人的阵地,让学生参与的“每一次体育教学课、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每一场体育竞赛”成为体育育人大课堂。目前,学校建有39支校级运动队、65个学生体育类社团、17个教工体育类协会,以训练、比赛、沙龙等形式开展各类活动学校建有包括男足、女足、女手、田径(撑杆跳高)、射击在内的5支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水平项目上勇争一流。攀岩、软式曲棍球、体育舞蹈、男篮等一批以普通学生为主的重点项目运动队,力抓项目普及,争取竞技水平有突破,通过参赛打出知名度。学校先后培养输送了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撑杆跳高比赛银牌获得者姚捷、亚洲大体联亚洲杯亚军女子足球队等体育人才及队伍;2016年承办首届世界大学生攀岩锦标赛;2019年举办第四届中法大学生体育文化周……
“十三五”期间,该校大学生运动队在国际、全国和上海市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中战绩优异,获亚洲亚军2个,全国冠军62个、亚军67个、季军62个,上海市冠军127个、亚军136个、季军130个。通过“以体育人”大课堂建设,校园体育在东华成为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主阵地,塑造健康人格、弘扬健康理念的主渠道,丰富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平台。
100多门美育课程,课堂内外每天与美不期而遇
阳光明媚的草坪上数个蓬松的“大枕头”,供学生、居民、路人随意栖息。其实,这是由来自世界的青年艺术家,在回收的集装箱防震箱上绘制各色图案的创意作品。拥抱生活中的美,在课堂内外与美不期而遇,像“时尚创意体验活动”这样的艺术美育普及活动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介绍,立足专业优势,学校正致力于积极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全方位、常态化”的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开放东华设计园、工作室等美育资源;建设并开放一批大师工作室;以时尚服饰研究机构为依托,推广普及时尚艺术美育等等。
今年夏天,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大四学生李若思的作品在COACH设计师项目中脱颖而出,作品直接变身为高端时尚品牌的商品。其实,通过学校的时尚美育课程,李若思早已打牢了专业基础,在可感可触、可体验的美育环境中,在沉浸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她一次次找到了“感觉”。坐拥东华设计园、工作坊、大师工作室等美育资源,“李若思们”在大胆和放松中尽情尝试。
足不出校,便可聆听文化艺术界大咖带来的“大师课”。目前,学校已开设《中国民族音乐赏析》等106门艺术类课程,多门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门类的人文素养课程,打造“线上+线下”美育大课堂。5年来,顾绣上海代表性传承人钱月芳等艺术名家带来近50场“大师课”,吸引近3万人聆听学习。
东华时尚周、毕业展演季、时尚设计展演,每年轮番上演的校园活动是设计类科班生的灵感策源地,看秀、逛展的活动标配,也成为东华学子校园生活的美丽组分。“美在身边、人人向美”的美育氛围让大学生们浸润其中。同时,依托上海大学生服饰艺术实践基地,精心组织“服▪礼华夏”传统服饰礼仪文化展演主题教育活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创立“琴筝雅裳文化传习基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教育和非遗教育相融合,开展古筝、古琴、传统服饰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传习实践。
纺织学院研一学生乔悦是团龄“4+”的舞蹈团团员,对她来说,跳舞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儿”。 “舞团让我懂得什么是‘美’,如果去塑造‘美’,如何去成为‘美’的过程。” 每当在学业或生活上遇到挫折挑战,乔悦耳畔就会响起练功房里“再来一遍”“再尝试一下”的声音。现在,乔悦带着更多同学走近“艺术之美”,让艺术提升审美境界,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储舒婷 孙庆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均为东华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