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团队从十里香茶中提取天然茶香,研发系列国潮美妆日化。
一种原本濒临绝种的云南古茶十里香,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王利民教授指导下,师生用化学方法从中自然提取出茶精油、茶香氛,制成“十里华香”淡香水。目前,王利民团队正牵手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形成具有东方茶香的国潮美妆日化,蕴含茶香的面膜等洗护产品即将面世。
四年多来,王利民带领学生让这款非遗茶叶从云南、从小小的茶碗中走到更广阔的天地,而这个项目也让更多年轻人产生了对非遗等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今他带教的本科生里就有一名叶雕非遗传承人,还有一名博士生是撕纸非遗传承人。随着国潮风强势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和推广的队伍中,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让宝藏茶的香味飘到更远的地方
王利民与十里香的初次结缘,还是在2019年暑期。彼时,他带领大学生实践团队到访昆明茶厂,这种散发着桂花香的茶叶瞬间吸引了他。
十里香茶是云南高香型茶之一,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明清时曾作为贡品茶,《昆明市志》记载“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民间也有“一杯十里香,满屋皆飘香”等佳话流传。2018年,十里香茶入选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受限于传播方式,十里香的知名度远低于大叶种普洱茶。
了解到这一情况,王利民和学生当即将采摘的茶叶原叶、茶籽、茶花、红茶、绿茶等原料寄回上海的实验室。检测发现,十里香茶叶的香气组分要多于普通茶叶,十里香红茶的香叶醇和芳樟醇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红茶,十里香绿茶的香叶醇、茉莉酮等一些特征香气组分含量也高于普通绿茶。
“这是宝藏茶呀!”手握实验数据,王利民和学生兴奋难耐。纯天然的东方茶香,能否利用化学方法自然提取,在衍生产品中还原?当天小组便开始头脑风暴,大家一致同意研发一款茶香型香水。而后,“十里华香”淡香水问世,在校内广受好评。除了香水,王利民还试水洗护产品,研制出“华理香”洗手液。
历经4年不断合作研发,如今,十里香又有了新动向。师生正提取茶精油、茶香氛,用以开发下游产品。王利民团队成员介绍,下游产品不仅包括茶叶香水、茶籽油润唇膏、茶多酚护手霜、茶树精华护发素、高山茶花面膜、氨基酸洁面皂等化妆品,还有茶粉洗涤包、茶基洗手液、茶功能牙膏等日化产品。
科学家精神鼓舞年轻一代做好非遗传承
“很多非遗文化流传至今都有着前辈的诸多心血,如果没有云南农业大学退休教授张芳赐的抢救,世间恐怕已无十里香。”王利民告诉记者,“但是,如今要继续传承、推广,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年轻一代。”
今年暑假,王利民特意带学生拜访了张芳赐。这位老人是云南茶叶领域高等教育的创始人、茶树品种资源的发掘者与呵护者、昆明十里香茶的保护和研究者……“可以说,提起昆明传统名茶,便不得不提张芳赐。”王利民说,张芳赐拯救十里香的故事,不仅仅是科学家精神最好的体现,更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中华文化的尊重。
原来,清同治年间,昆明的十里香茶园惨遭焚烧,损毁严重,曾被列为皇家贡品的十里香茶一度难觅芳踪。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学专业的张芳赐来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时,原产地只有几棵茶树,茶园一片荒芜。正是张芳赐开展了对十里香茶的保种、选育研究工作。2005年,终于从8个类型中培育出成熟的十里香1号种和3号种,并于2008年在当地农业局支持帮助下,在石林建立了百亩十里香茶保护基地,十里香茶终于得到有效保护。
感动于老一辈学者的努力,华理的云南籍大学生收集补全了许多历史资料,还联系了著名连环画家罗希贤,合作将复活十里香的故事制作成卡通连环画。团队希望通过特色民族包装以及连环画的宣传形式,带给消费者全新体验。
“以前,非遗多由老一辈手艺人掌握,他们文化程度有限,缺乏拓宽非遗传播的现代化视野和技术手段,这也很难让非遗进入年轻人‘生活圈’。”王利民介绍,他已连续5年面向全校师生开设通识课《艺术与化学》。在这节课上,学生需要从中草药以及各类非遗文化中汲取灵感,制作口红、香水等实体产品。如今,他带教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均有非遗传承人。
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沪上高校在行动
保护非遗,从培养非遗传承人开始。如今沪上多所高校不仅鼓励大学生返乡用所学助力家乡非遗传承,还通过带教非遗传承人的形式,让年轻一代打开非遗传承的无限可能。
潘胜紫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名00后水族女大学生。在她的家乡三都水族自治县,不仅有被称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文字,还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但在上海求学时,她发现,身边大部分人仍然对其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在学校老师鼓励下,潘胜紫坚定地开启了以水族非遗文化为基础的非遗宣传和创业之路。
今年暑期,潘胜紫在上海接受了创业培训。她还组织了一支大学生实践团在三都开展实地调研。调研期间,大学生们不仅帮助马尾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水仙开通电商直播,还提供了线下研学和线上直播销售相结合的新发展方案。“家乡的优秀文化遗产应该让更多人共享。我们正在以纪录片拍摄等方式持续助力三都非遗的传承和产业发展。”潘胜紫说,“只要改变非遗‘土里土气’的刻板印象,古老的技艺完全有可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焕发新生。”
在东华大学,学校开设了非遗研修班,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深造计划。95后布依族非遗文化传承人王良洪正是通过研修,找到了非遗传承的新路:建立传统纹样数据库,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吸引更多人,为全世界的设计师提供灵感。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唐闻佳
图片:受访者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