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XR眼镜”拆解汽车的电气元件、用中草药做书签、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共舞……这个周末,上海展览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为期三天的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线下展览在此举办,吸引了无数家长和孩子慕名前来,边看边玩边体验,亲身感受上海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成果。
新奇科创体验吸引众多学生驻足
发动机里究竟藏着什么奥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又特别在哪里?
周日一大早,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个虚拟仿真互动体验区就吸引了不少男孩子排起队,从初中生到小学生,大家迫不及待地想戴上一副“XR眼镜”,跟随指导老师一起“拆解”下电动汽车的零部件。
这个体验区,缘起南湖职院的“5G+XR”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只需带上一副“XR眼镜”,体验者就能观测可视化的学习信号、能量、物质的传递过程,并“亲手”拆解电动汽车零部件以便深入了解各模块位置与组合方式。
一旁相邻的“哭声中的秘密”体验现场,则吸引了很多女孩子停下脚步,抱起仿真“小奶娃”,体验一下当妈妈的辛苦。“照顾小宝宝可真是不容易,刚换好尿布又要喂奶,接着又是拍嗝,妈妈们太辛苦了!”一位女生有感而发。
已是中午时分,上海16个区的“家门口的好学校”特色展厅,仍被观众们挤得水泄不通。在卢湾高级中学展台,四台人工智能机器人,短短一上午已经“躺”在地上充了好几回电。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好奇的中小学生走进展台,蹲下身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机器人。眼见围拢的孩子越来越多,一旁的指导老师陶诗倩赶紧拔了充电器,拿起机器人放到展台前,按下手中PAD的程序按钮,几台机器人随即跳起了整齐划一的舞蹈,引得好几个孩子跟着它们一起学跳了起来。
趁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被机器人牢牢吸引,陶诗倩干脆又给好奇的家长介绍起了学校引以为豪的科学教育:“我们早在22年前就开启了科创探索之路。 学校以“AI”为核心,开发了“基础、学科、城市、情感、审美、创意”等六大领域特色课程,让学生在无边界的人机贯通学习中,形成胜任AI时代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无论学生在科学上学到什么程度,几乎都能在学校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合欢花、柏子仁、佩兰、艾叶……在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展台的“国粹传习站”,志愿者学生忙不迭地招呼观众体验制作一枚枚中草药书签,还为大家展示该校学生制作的草药洗发水、唇膏、药皂的成果。另一边的“科创空间站”,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在各类科创大赛中获得的奖杯,还摆放着不少现成的学生科创作品。不仅如此,学校还在网上开设了“融创城N+”数字展厅,让感兴趣的观众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学校。
数智赋能展现长三角家门口好学校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在此次教博会现场,特设了“长三角家门口的好学校”主题展,首次对长三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所“家门口好学校”进行集中展示,向全社会展现内涵发展有特色、教育教学高质量、区域百姓好口碑的新时代家门口好学校。记者注意到,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这10所学校,不约而同地围绕“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与呈现。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便是其中之一。
展台前,黄浦区卢湾一中心的孙申彪老师,结合着身后几块大屏幕所呈现出的不同纬度数字化场景,给前来参观的家长们详细介绍起了学校最近刚获得的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小学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我们从2010年开始局部探索将数智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碎片化场景,2018年全面启动了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育人模式探索实践,从云手表到云笔、从云厨房到云课桌,通过这些不断丰富的数字化手段,学校建立起了一套伴随式、去屏化、全周期的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采集应用范围拓展至育人全过程,不仅覆盖知识、能力,而且特别关注学生行为数据、情绪数据等,建构精细数字画像,德智体美劳五个一级指标就包含了130余个具体指标。同时,依托200多门跨学科、融五育的特色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们个人发展的关键点。”孙申彪说。
与此同时,一旁的袁天生老师则不断地给对学校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赠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扑克牌”——24点速算趣味数学桌游。“这副牌,其实就是我们根据一个学生的特点所设计的。他叫王淳稷,是我们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毕业生,目前是上海中学的高二学生。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王淳稷代表中国队获得满分金牌。当时他在卢一小读到三年级时,我们就通过数智技术,发现他在数学上特别有优势,尤其喜欢算24点,后来我们不仅有很多老师陪着他算24点,还根据他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一些提高课程,并开发出了这样一套速算桌游。”袁天生表示。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此次主题为“共创一流城市教育,共筑教育强国梦想”的第20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结束了三天线下展览后,还将在线上持续展出至10月底。观众们可通过“上海教育博览会”小程序登录观展。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