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和睿远基金在“睿远科技大奖”的基础上增设“睿远青年科技奖”,面向全球从事科研的上海交大青年校友和在校青年科研人员,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交大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鼓励交大青年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这是在今天的第一届睿远科技大奖颁奖典礼上发布的消息。会上,同时启动了第二届“睿远科技大奖”和第一届“睿远青年科技奖”的提名和评选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每年评选一次,主要授予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世界级原创成果、在应用研究领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科学前沿探索中做出世界公认的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原则上获奖人年龄不超过70周岁,每届各领域获奖人原则上不超过1人,每位奖金200万元。
新设的“睿远青年科技奖”则授予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在应用研究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在科学前沿探索中做出引领性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原则上获奖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每届各领域获奖人原则上不超过2人,每位奖金50万元。
“睿远科技大奖”和“睿远青年科技奖”均设立五个领域奖项:数学与物质科学奖、工程与材料科技奖、信息与空间科技奖、海洋工程与海洋科学奖、生命与医学科技奖。
在今天的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文江获第一届“睿远科技大奖”的工程与材料科技奖。
丁文江致力于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加工方面研究。镁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是发展现代工业和国防尖端技术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但镁强度低、易燃烧、易腐蚀的三大缺陷,成为了阻碍金属镁在结构件上应用的世界性难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镁合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正是丁文江提出将中国的优势资源稀土与镁相结合来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性能镁合金,采用中间合金共电解的方法,让水火不容的镁和稀土相溶混合,创制了世界上性能最优、质量最轻的高强耐热镁稀土合金,实现了镁合金主承力结构件应用跨越,在我国新一代“大国重器”研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5种已经成为国家标准,2种进入国际标准。
同时,他还利用镁活泼的“缺点”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优点”,开启了可降解镁人体植入器件的新时代。突破性地利用镁蒸汽与氢原位反应创制镁基储氢材料,攻克镁基储氢材料批量制备技术,开发了全球首台镁基固态储运氢车,让镁在能源、医学和农业领域大放异彩,实现了金属镁从结构材料到功能材料的跨越。
在今天的颁奖典礼上,丁文江以“轻氢之镁,创新栽培”为题作“交大·睿远讲坛”主旨报告。他讲述了带领团队将中国优势资源稀土与镁相结合来研制具有中国特色高性能镁合金的技术攻关过程,详细阐释了其中的科学问题,介绍了镁氢材料应用于能源、医学、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分享了自己四十年来从事镁材料研究的感悟和体会。
颁奖典礼在大零号湾会议中心举行。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睿远科技大奖”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上海交大校董、睿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以及相关部门和院系的负责同志、师生代表出席颁奖大会。
作者:王辰轩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袁婧 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