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原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车身修理项目实训基地里,21岁的朱俊峰仅休息了一天就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朱俊峰获得车身修理项目金牌,也由此,他开始积极备战明年的法国里昂世界技能大赛。“365天几乎全年无休,是我们训练的常态。这次休息一天,是作为拿到全国金牌的奖励!”这位00后小伙笑着说。
世界技能大赛有“青年技能奥林匹克”之称,这是2013年以来上师附职连续第5次派出顶尖选手参赛。从2013年申鑫获得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优胜奖,到两年后罗良获得银牌,再到2017年杨山巍首夺车身修理项目金牌、2019年徐澳门再获冠军,上师附职完成了中国世界技能大赛奖牌、金牌“零的突破”。
一所上海的中职学校,为何能连续培养出世界顶尖技能人才?上师附职世赛集训基地总指挥、上师附职前校长卞建鸿颇为感慨地说,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其实没有“最高标准”,每个选手做的是“追求卓越”,“对标社会发展新脉搏,面对00后新生代,‘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不是重复照搬,更应是突破‘最好’、创造新标准的极致追求。”
从“死磕”洗水池中读懂什么叫精益求精
汽车维修的精度要求是多少?在国内的汽车维修行业,保险杠、车门被撞出一个凹坑,汽车维修人员通过专业技术处理,修复好的凹坑对比汽车出厂数据,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即可。然而,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这一数据精度要求则为1毫米以内。
不论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还是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技能水平都已达到了较高标准。当高手们顶峰相见,比拼的更多是选手内在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的锻造,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落在每一天、每一个操作细节中。如今,上师附职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在此集训的中国队选手每天面临的都是近乎严苛的训练内容。在这里,叠被子、洗漱、整理寝室,每一处细节都有明确标准。为中国摘得世界技能大赛第一块奖牌的罗良至今记得,一次,卞建鸿让他清洗实训基地的水池。罗良洗了一遍后,卞建鸿不满意。罗良再洗一次,卞建鸿还是觉得“没洗干净”……反复洗了五六遍,罗良把水池里里外外洗得透亮干净,终告过关。
看着自己“死磕到底”的这个水池确实比“自己认为的干净可以更干净”时,罗良说,“那一刻才明白,校长是希望我通过洗水池这件事,悟出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我们职业学校学生需要的一种职业精神。”
连闯世赛,助更多“不服输”新生代成就非凡
朱俊峰是从贵州遵义走出来的“山里娃”,是上师附职历届优秀选手中唯一来自对口支援“贵州班”的学生,四五年前就被该校瞄准视作“种子选手”。卞建鸿告诉记者,该校之所以能有学生连续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得益于2018年起就开始搭建的技能训练梯队。每年,学校会从入学新生中选择一两个“好苗子”重点培养,朱俊峰就是那批学生中的佼佼者。
如今,该校车身修复项目梯队已经有5名学生,均为00后。能入选梯队培养的学生,不仅思维活跃,更让教练团队看重的是,他们自律、能吃苦以及永不服输的那股劲头。
在上师附职,“金牌教练”是一支由技能专家、教练、翻译、设备保障和后勤服务人员等七八人组成的团队。这其中有从企业聘来的钣金行业大师,更有一代代选手的接力传承。进入车身修复项目梯队后,朱俊峰第一年上课就是跟着第45届世赛选手徐澳门。“门哥干活,我们拿着本子记。休息时,他就会跟我们复盘之前的难点和要点。”朱俊峰回忆。
原以为培养了多位世赛金牌选手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已驾轻就熟。然而,上师附职汽车实训中心主任马波却感觉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
“培养金牌选手的难度越来越大!”马波解释说,一方面,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通过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中西部地区选拔的技能选手水平逐年提升,赛场上选手们的分差仅为毫厘;另一方面,技能大赛不断贴合汽车产业发展动向,加入许多新的比赛模块,比如塑料件的修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车身损伤修复等,“时时处处都要不断学习。”
在刚结束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比赛中,第一个模块便是铝合金修复。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为减轻车身重量,多采用铝合金替代钢作为车身主要材质,而修复铝合金的难度要比钢大。上师附职从两年前起便在实训和教学中加入了铝合金修复的内容,这也是此次朱俊峰斩获金牌的重要技能之一。“高水平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要持续更新专业内容和技能,更要将精益求精、超越、创造的精神传承给00后这些新生代力量,助力他们成就非凡。”卞建鸿说。
作者:张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供图,图片均为朱俊峰在比赛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