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爱乐乐团在艺术总监张艺的执棒下,在上海大剧院和北京国家大剧院以同一套曲目揭幕新乐季。图为北京演出现场。
刚刚过去的8月底,上海爱乐乐团在艺术总监张艺的执棒下,在上海大剧院和北京国家大剧院,以华人作曲家于京君的新作《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揭幕新乐季。“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亲切旋律,幻化成风格迥异的变奏。在辉煌、灿烂的合奏声终止的瞬间,一南一北两座大剧院里,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上海爱乐乐团新乐季开幕音乐会8月27日在上海亮相,8月30日抵达北京。图为上海演出现场。
上海北京双城开幕,期待激荡起更多交流的乐章
这场开幕音乐会8月27日在上海亮相,8月30日抵达北京。能容纳1800人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上座率超过九成。指挥家张艺向记者解释双城开幕的缘由:作为上海爱乐乐团委约的新作,《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必须在上海首演;于京君的作品也常常亮相北京,这里有不少观众关心他的创作,尤其是中国作品。最终音乐会在京沪两地成行。“这也是为了加强北京和上海在艺术上的沟通和联系。”张艺说。
指挥家张艺认为,京沪双城之间应该多加强艺术上的沟通和联系。图为北京演出现场。
这不是上海爱乐乐团首次上演“双城记”。今年4月“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北京举办,同样是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海爱乐在德国指挥家史蒂芬·马尔泽的执棒下,带来叶小纲的第四交响乐《草原之歌》。一个月后,叶小纲的第五交响乐《鲁迅》,则由乐团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进行沪上首演。“每个地区的交响乐团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实,有不少京沪观众对双方乐团的水平相当好奇,两地音乐人则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张艺说,“慕尼黑和柏林、波士顿和纽约的乐团就经常互相交流,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两条腿”“双门槛”并行,让更多观众爱上中国交响乐
开幕演出曲目除了《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还有本杰明·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和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在张艺看来,中国的交响乐团要“两条腿”并行:一方面演奏好西方作品,另一方面奏响中国强音。而如何奏响中国强音,则有赖于提升“双门槛”:一手抓原创新作质量,另一手抓演奏水平。据悉,《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目前已收到国内多家交响乐团抛来的橄榄枝,如深圳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等,来信咨询上演这部新作。张艺表示,今后打算将该作录制成唱片并带领它走出国门,“这是一部有质量、能有效向中外观众普及中国交响乐的作品”。
张艺表示,今后打算将《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录制成唱片并带领它走出国门。图为北京演出现场。
在上海爱乐乐团的新乐季中,四分之一以上都将是中国原创作品,力推华人作曲家、华人指挥家以及华人演奏家。其中,《中国经典影视音乐集萃》将集中呈现杜鸣心、吕其明、叶小纲、关峡、奚其明和金复载六位作曲家影视音乐的精华。“上海爱乐乐团的前身是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有演奏影视音乐的传统;吕其明的《铁道游击队》《雷雨》、金复载的《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诸多影视配乐,对于新老观众来说,都能唤起满满的情怀和回忆。”张艺表示,上海爱乐乐团将用心梳理其发展史,挖掘中国音乐作品中的无限宝藏,在继承乐团传统的同时,也让更多观众走进并且爱上乐团演奏的音乐。
相关链接>>>访华人作曲家于京君
于京君小传
今年61岁的华人作曲家于京君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上世纪80年代初,他赴日本东京音乐大学向汤浅让二和池边晋一朗学习作曲,1985年移居澳大利亚。1988年他被美国坦戈伍得音乐中心选为作曲研究员,师从亨策、纳森和伯恩斯坦。
于京君曾应邀为澳洲ABC广播公司、英国BBC广播公司、法国现代室内乐团等团体创作作品。他的作品曾获库赛维茨基·坦戈伍德作曲奖、澳大利亚保罗·罗因作曲奖等。今年4月,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举行了于京君专场作品音乐会,《五彩云》《社戏》等作品饱受业内人士赞誉。
1996年,于京君写下单簧管协奏曲《新柳水令》。这部写给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学院学生乐团的作品,音乐语言淳朴,具有浓厚的中国乡土风。该作成为澳洲国家古典广播电台经常播放的广播曲目。
图为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作曲家于京君。(资料图片)
记者眼前的于京君,因患帕金森而行走困难,需要旁人搀扶。而入座接受采访时,满口京腔、笑起来和蔼可亲的他,俨然一副“北京大爷”的模样。这位离开故土几十年的作曲家,始终眷恋着中国戏曲和民间音乐的光辉。他话语里对中国艺术的热忱,以及谈起创作时的滔滔不绝,让记者印象深刻。
用中国“口音”写出老百姓喜欢的音乐,同时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写于80多年前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介绍了各乐器的音色特征,至今仍在全世界多地上演以普及交响乐。这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音符不多不少,精炼而干净。小时候,我很喜欢这部作品,但始终觉得对中国人有隔阂。后来张艺找到我,让我用中国的音乐语言写一部《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并将作品委约给上海爱乐乐团,我们一拍即合。正如“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所指,我希望这部中国版“指南”在给孩子们普及乐器时,能让他们倍感亲切。
《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参照《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叙事方式,而主题采用中外听众脍炙人口的民歌《茉莉花》。《茉莉花》的旋律会重现多次,时而是乐队全奏,时而是木管、铜管、弦乐、竖琴、打击乐等分组演奏。此外,《采茶扑蝶》《凤阳花鼓》等中国民间音乐,也会与《茉莉花》的旋律相互融合,给人以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亲切旋律,幻化成风格迥异的变奏。图为北京演出现场。
中国戏曲和民间音乐对我影响深远,我喜欢让自己的音乐刻上中国“口音”。就像一个中国人在国外说英文时那样,我作品里有些签名式的内容,一听就知道是专属于中国音乐的,旅居国外多年也不会改变这一点。长期在国外生活,由于乐器的限制,我写的很多作品往往不使用任何中国乐器,但试图用西方管弦乐器,传达出最正宗的中国声音。比如在《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我用竖琴模仿古筝,用小提琴、圆号制造中胡、二胡的声音。而在其他一些作品里,我通过双簧管、单簧管以及长笛,还有竖琴的拨弦声,来模仿戏曲里常见的小锣的声音。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有点像,又不完全像,感觉可能更有意思。
在我刚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时,民族音乐课并未受到很大的重视。当时会拉京胡、不识五线谱的我,看着别人演奏小提琴,心中还觉得挺自卑的。但对于戏曲和民间音乐的钻研,影响了我未来的创作。哪怕后来我写了很多现代风格的作品,从旋律走向到一些技法细节,那些根本的内核也依然“很中国”。眼下,我创作更多的是从常见主题出发,注重通俗性的音乐。这些作品写出来,是要给最广大的听众听的,哪些悦耳哪些不悦耳,必须得考虑非专业乐迷的感受。
华人作曲家于京君的新作《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响彻京沪两地。图为上海演出现场,于京君在台下向观众致意。
因为创作观念的不同,有些作曲家创作时很严肃,需要眉头紧锁,感受到心灵的哭泣。但现在,创作对我来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认为即使写技法复杂的作品,也应该突出旋律性。比如我的《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就以家喻户晓的童谣《小星星》为主题,通过千变万化的变奏,来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而我为青少年创作的《小壁虎借尾巴》,旋律朗朗上口,用不同的乐器来代表不同的小动物。要把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或者故事改编好,并且容易被普通人接受,首先构思上得独特,在作曲技法上也得多琢磨。
我常年居住在墨尔本,期间经常回中国。过去的国际音乐界,总说中国交响乐队弦乐不错,铜管、木管欠佳。而现在,有越来越多国内乐团实力提升迅速,这在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记者姜方整理)
编辑:姜方
图片:北京现场由韩军摄影、上海现场由叶辰亮摄影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