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制作剧目,现代舞大师阿库·汉姆全新力作《陌生人》16日至18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亚洲首演。这是阿库·汉姆长篇独舞的“封箱之作”,而且亚洲演出仅在上海一站。
九年前,阿库·汉姆曾携舞蹈作品《我之深处》来过上海。当时他就对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勃勃生机印象深刻。“能再次回到上海带来《陌生人》,对我意义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九年前和阿库·汉姆一起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舞台的,是法国电影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他将她推上现代舞的舞台,用活力满满的肢体动作改变了比诺什在银幕上深沉忧郁的艺术形象。也正是与不同领域艺术家的跨界合作,阿库·汉姆拓宽了现代舞的观众群。
他的舞蹈融合了南亚传统舞蹈与欧美现代舞语汇
新作《陌生人》剧本由加拿大剧作家乔丹·坦纳希尔创作,讲述了一位印度雇佣军在受炮击后进入无人之梦的经历。作品传递出阿库·汉姆这位“21世纪舞坛传奇”对战争、人性的深度思考。“那么多国家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那么多家庭都因此而失去过亲人。”阿库·汉姆说,“我希望通过《陌生人》纪念那些在战争中逝去,但没有被铭记甚至埋葬的士兵。”
拥有孟加拉国血统的阿库·汉姆自小在英国出生长大,一步步成长为当今最重要的现代舞大师之一。多元的文化背景,奠定了他“东西合璧”的独特舞蹈风格。在18年的创作生涯中,阿库·汉姆以其深沉的哲学思考,以及融合了南亚传统舞蹈与欧美现代舞的肢体语汇,创作了《若》《零度复数》《上升之路》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舞作。
爱好舞蹈的中国观众对阿库·汉姆的认知,大多是从《上升之路》开始的。这部在欧美屡屡获奖的现代舞作品曾在国内多地巡演。
“阿库·汉姆用印度传统卡塔克舞和现代舞的多变结合,展现出人类躯体的美与恐怖。”舞蹈家黄豆豆评论,《陌生人》体现了阿库·汉姆的反战思想以及对自我身份价值的省思,舞台的大型装置则巧妙彰显了作品的戏剧性。
舞台上的阿库·汉姆既是坚韧的战士,也是脆弱的孩子;既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战争的施害者。在象征着战火与大地的险峻舞台上,舞者富有技巧的身体仿佛变成了战争的机器。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库·汉姆表示《陌生人》也对他构成了巨大的考验,“我今年已经44岁了,身体的确有点吃力。”他告诉记者,将来不会再表演整场的独舞,但不排除还会跳一些短小的片段。“我将分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同时挑战更多跨界艺术演出。”
他用现代舞改变了朱丽叶·比诺什的艺术形象
阿库·汉姆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之一当属和朱丽叶·比诺什合作的《我之深处》。《我之深处》曾在北京和上海演出,作品表达了男女之情中的爱与伤痕,以及情感交换间的脆弱。
朱丽叶·比诺什的银幕形象为全球影迷所熟悉,在“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部《蓝》中,她以无声代替呐喊,将所有痛苦、挣扎、悲哀都沉入眼底的表演,成为她的标志性角色,并奠定了她深沉忧郁的银幕风格。
一次偶然的机会,比诺什是在伦敦剧场观看了阿库的表演,于是开始了两人的合作。阿库曾向媒体透露,与电影不同的是舞台艺术具有延展性、持续性和连贯性,这是比诺什不曾遇到的挑战,如何让她建立自信,阿库花了很多时间。最终,在学习两年之后,比诺什和阿库一起走上舞台,完成了双人舞《我之深处》,并创造了在伦敦英国国家剧院连续28场观众爆满的纪录。
阿库用舞蹈成功改造了比诺什,《泰晤士报》评价说:“跟随阿库这位舞蹈大师,比诺什完全掌握了节奏,还能用舞步玩耍,甚至肆意地跟阿库开着玩笑。”
他从李小龙身上获得能量
阿库·汉姆表示,他从中国功夫巨星李小龙身上获得了诸多能量。“李小龙在美国生长,身上融合了多种文化,他把中国的武术文化带到了全世界。”这让在英国成长,但一直在创作中融入南亚传统舞蹈语汇的阿库·汉姆深有感触。其实,两个人在理念上是殊途同归的——运用国际语言,让世界上的更多人了解家乡的文化。
王家卫、侯孝贤、林怀民,还有舞者段妮与其创立的陶身体剧场、美学设计师叶锦添、中央芭蕾舞团……阿库·汉姆对中国的艺术家和团体如数家珍。“在我看来,中国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可能性。”
“小时候,我妈妈总会给我讲故事,有希腊神话、中国神话、印度神话。”阿库·汉姆常伴着这些故事入梦,它们也从此扎在了他的心里。“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古老文化,比如神话或者传奇。传统既需要坚守,也需要用现代方式进行表达。”比如现代舞,就是一种能很好地体现传统与创新的艺术门类。
“无论是印度舞者还是中国舞者,我们都要坚持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阿库·汉姆说。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