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阳光洒向清晨的外滩金牛广场,因为同一份热爱,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万名跑者汇聚于此,迎接一年一度的路跑盛宴——昨天,2019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正式起跑,上海市副市长陈群等为赛事鸣枪。
据上海市气象局数据,昨日申城的最低气温达到了18摄氏度,最高气温则为25摄氏度,这场堪称史上最热的上马,也成了考验赛事品质的“试金石”。
每隔五公里设有饮料站与饮用水站早已是赛事标配,为满足高温下的补水需求,各补给站事先加大了物资供应,其中饮水站更是在国际田联技术官员的建议之下首度尝试在赛道两侧同时安置。随着比赛深入,无论是气温或是跑者的体感温度均不断上升,为此组委会在赛道后半程大密度地设置了冰站、喷淋站等降温站点,竭力防止中暑现象产生。
来自安徽的跑者杨先生已是连续第二年站上上马赛道,去年经历了雨水考验的他这一次又面对截然不同的参赛环境。但在他看来,自己也因此真切地体会到了上马最为人称道的服务口碑。“我的体能在后半段其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赛道中的冰块帮了我很大忙,”据杨先生介绍,在赛道后半段每隔数百米就有医用喷雾,使他不必过于担心出现抽筋情况。
而常住厦门的意大利跑者亚历山大则是在好友的力荐下首度感受上马,练习长跑不过数月的他参赛经验并不丰富,上马途中的喷淋点等设置对他而言是新鲜的体验。在亚历山大看来,除了作为跑者坚持不懈的精神,组委会完善的高温预案也是自己表现得基本符合预期的重要原因。
对于每一位跑者而言,高温的考验都是公平的。谈及与四年前夺冠时的最大不同,昨天以2小时08分11秒再度问鼎全马男子组冠军的肯尼亚选手保罗·基普楚姆巴给出的答案同样不外乎两个字——“天气”。这位上马赛会纪录保持者未能兑现赛前许下的再破纪录的豪言,但这反而使基普楚姆巴更坚定了明年再来上马的信念。
而以2小时33分05秒蝉联全马国内女子组冠军的李芷萱身体反应更为明显,比赛过程中胃部有些不适的她,冲线后出现了腹部痉挛和呕吐的症状,所幸在简短的调整过后,身体一切无恙。这并非她近两年来的最佳成绩,但李芷萱却对组委会精心的保障满是感谢,“是上马从开始到结束的精心服务和保障,帮助我克服了气候问题,我相信那些喷淋点对于业余跑者们的帮助更大。”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每一年的举办都汇聚着整座城市的心血——310名裁判贯穿赛道维持秩序,逾5000位志愿者被分为存衣、赛道检查、起点引导、能量补给、完赛包发放、参赛包发放、垃圾回收等七大组别,安保、医疗、公安等各群体的无私奉献为赛事编制起保障网,而沿途市民的掌声与欢呼声则为这场路跑赛事注入了生命力与灵魂。这座为热爱奔跑的城市,也正因为这场奔跑的盛事而不断蜕变。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摄影/本报记者 陈龙 张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