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国体坛与其他所有行业一样,暂时放慢了前行的步伐,从职业联赛到群众赛事均告暂停。尽管无法如众多医务工作者那样身处一线,中国体育人们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了这场意义重大的战“疫”。
从数额不等却一样意义不凡的捐款,到调动各方资源所筹措的物资,再到身处海外仍不忘为祖国同胞们送上的鼓励与祝福,爱与信念在彼此的心中不断传递着。
“这时候回馈家乡,这十几年球没白踢”
不曾在社交媒体有过任何表态,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是默默拿出300万元的善款,用作采购支持武汉定点医院的急需医疗物资,或许人们再也找不出比这更“李娜”的捐款方式。
在捐款行为被外界广为报道前,李娜曾一度陷入部分极端舆论“道德绑架式”的质疑,这位在武汉土生土长的网坛传奇始终不愿予以回应。尽管因行程原因并未返回武汉,却丝毫无碍李娜对于故乡的牵挂,由其购置的除颤仪等设备已分批陆续送到了相关医院的手中。
若非疫情原因,同为武汉人的王霜本该随着中国女足出战在家乡举行的奥运会资格赛。如今赛事易地澳大利亚,王霜也无缘随队出征,但她从未忘却自己的使命,无论场下或是场上。昨天,身处武汉的女足核心发布了自己每天戴着口罩在房顶练球保持状态的视频,表明了随时准备着为国征战的决心。而在此之前,她以个人名义向武汉捐出了60万元,这相当于她在巴黎圣日耳曼队效力期间整整一年的薪水。
“是家乡培养了我,我所收获的也是家乡给的。这时候能站出来再去回馈给家乡,我觉得这十几年的球没有白踢。”王霜的这段话,亦是许多湖北体育人共同的心声。作为武汉人,如今已成为山东鲁能与中国男足队长的蒿俊闵与恒大球员唐诗分别捐出50万元与20万元,但在他们看来这只是绵薄之力。“与那些在一线奉献牺牲的伟大医护人员相比,我们的所作所为实在微不足道。但我们也从来不敢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我更不敢忘记自己出生在武汉这座城市。”唐诗这样说道。
也有一些人并非出生于湖北,却将此视作自己的另一个家乡,譬如在武汉卓尔俱乐部执教近三年的现国足主帅李铁,以及曾在湖北生活了十余年的WBA羽量级世界拳王徐灿。前者不仅向武汉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还向一位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当地医生发出邀约,希望这位卓尔铁粉能在疫情结束后带着孩子前往现场看球。至于徐灿,其一切情感都浓缩在了那质朴的言论中:“看到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战斗,我不知道怎么筹备急需物资,自己能力又有限,但还是希望捐出20万元,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长长的名单上,每一行都是爱
竞技体育的核心是永恒的对抗,但在疫情所带来的困难面前,生活的城市、从事的领域、效力的球队,这一切差异都不再重要。
“驰援武汉,足球人在行动”,这是网易体育在汇总国内足球人捐助情况时所写下的标题。几乎每一天,名单上都会多出几个名字,从郑智、杨立瑜、于汉超到黄博文、石柯、颜骏凌,捐赠的款项或物资数量各不相同,但传达出的心意并无差异。而在这份越来越长的名单里,甚至出现了好几位外援的名字。
从翻译王侃口中听闻疫情所造成的影响后,身为“中国通”的申花队长莫雷诺当即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自大年三十起,这位哥伦比亚外援就暂停了其名下基金会的其他项目,四处求购医疗物资,又通过关系寻觅到了武汉方面的配送途径,将防护服、口罩、医用帽子和手套等送到了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的手中。而目前身在以色列的广州富力外援扎哈维,更是在以色列人道援助组织的帮助下,购置了包括3万套防护服在内、价值2500万元的救护物资。
中国的足球人并不孤独,许多体育人亦不约而同地贡献着各自的力量。继CBA官方向武汉捐出300万元后,广东、山东等多队均在队内发起筹款,相继捐出200万元善款,而董瀚麟、赵继伟、翟晓川、林书豪等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捐款更是不胜枚举。来自上海的跨栏名将谢文骏利用在美国训练的间隙购置了1500只口罩寄回武汉,网球选手王蔷则承诺在未来六站公开赛期间,每赢一局比赛即捐出1000元用以抗击疫情。
身处异乡,祖国是不变的牵挂
“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去武汉吃热干面。”这是在短道速滑世界杯德国德累斯顿站期间,中国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队教练组组长王濛向全队发出的倡议,也成了全队上下共同的信念与动力。
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预赛前,名将任子威在镜头前做出了吃热干面的手势。这一刻,他与祖国的距离很远,心却离得很近。正如任子威在该项目夺冠后的那番表态,“致敬所有一线工作者,医疗工作者们就是我的拼搏的动力,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你们加油,用我的方式为你们加油。”
这是体育独特的力量,越是在困难的时期,就越弥足珍贵。譬如上周在奥运会资格赛先逆转英国、后爆冷击败世界第三的西班牙队,提前锁定奥运入场券的中国女篮;又比如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演逆袭,在韩国首尔第六次问鼎花样滑冰四大洲锦标赛冠军的双人滑组合隋文静/韩聪。赛地相隔千里,中国女篮的姑娘们与“葱桶组合”却在夺冠后做了同一件事——主动走向镜头,高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短短八个字背后,是体育人对祖国的牵挂,也是每个中国人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的共同呼喊。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摄影/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