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到周四,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以咖啡闻名的星巴克,其公司的股票突然开始大跳水,直落1.01个百分点,市值在短短一个小时内,疯狂蒸发,损失难以预计!
这一幕让无数人困惑不已,这家开遍全球的快餐巨头如此紧张,到底是遇到了什么重大事件?!
这一切,都要从本周三,美国洛杉矶法院的一纸裁定开始说起…
喝星巴克咖啡竟然致癌?!
美国当地时间3月28日,一名洛杉矶法官裁定,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公司必须在加利福尼亚州出售的咖啡产品的显著位置上,贴上——
癌症警告标签!
法庭文件显示,星巴克以及其他公司对于所出售咖啡中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酰胺(一种有毒并致癌的化学成分)这一事实,未能向消费者发出警告。
什么是丙烯酰胺(Acrylamide)呢?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化学物质,食物在高温油炸的环境中(超过120°C),很容易产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美国环保署的股计算,60公斤成人每天摄取60毫克丙烯酰胺(Acrylamide),患癌风险就高出整整500倍。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法律,丙烯酰胺被列为致癌物质,因此咖啡销售商必须使用警告标签来警示数百万和它们产品的加利福尼亚消费者。
路透社援引法庭文件报道称,高级法院法官Elihu Berle在一项决议中表示,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咖啡公司未能向法庭证明,其烘焙咖啡时产生的化合物微不足道。
换句话说,星巴克咖啡里的丙烯酰胺,其剂量有可能已经达到了致癌的标准!
然而,当这则新闻引起咖啡爱好者恐慌的时候,另一则声音却也不容忽视——所有脱离剂量说毒性的,都是耍流氓。
丙烯酰胺在我们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存在,它是食物发生“美拉德反应”时的副产物。笼统来说,就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高温烹制过程中“顺带”产生的一种物质。
根据国际知名的《食品与化学品毒物学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0年刊载「人类对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摄取量的预估」(Estimationof safe dietary intake levels of acrylamide for humans)一文,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人类对丙烯酰胺的每日耐受量(TolerableDaily Intake, TDI)为每公斤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2.6 and 16 μg/kg-day)的丙烯酰胺就有罹癌风险。而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0.45微克。
我们姑且以最保守的方式来估算,以70公斤的人为例,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82微克(70×2.6=182),换言之,他每天至少要喝404杯黑咖啡(182÷0.45=404),才会喝足致癌的剂量。同理,50公斤的咖啡族,每天必须喝到318杯黑咖啡,才会摄入致癌的丙烯酰胺剂量。相信常人在一天内不可能喝进如此巨量的咖啡。
而人体对丙烯酰胺造成神经性毒素的耐受量较高,每公斤体重每日摄入40微克以上才会引发神经病变。此报告已成为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FDA)重要参考文献。
200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从24个国家获得了6752个检测数据。
总的来看,这3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中国情况差不多)
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如速溶咖啡;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早餐谷物类食。
所以,世界各国也一直呼吁,尽可能减少这些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比如欧盟,为了降低薯片、咖啡、早餐谷物中的丙烯酰胺的含量,制定了“参考值”新规范,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也发布了关于油条的消费安全提示,专门提到了油条中丙烯酰胺的问题。所以,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其担心咖啡那点量,还不如少吃点油条、炸鸡块之类的油炸食品呢。
其实,想要完全避开是不可能的,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还是可以注意一下的:
1、多蒸煮炖、少煎炸烤。
相比起煎炸、焙烤,煮的食物丙烯酰胺含量相对较低。蔬菜在炒之前先简单焯水,也能够减少丙烯酰胺生成。
2、少喝速溶咖啡
煮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远远低于速溶咖啡。深度烘焙的咖啡豆,比中度焙炒咖啡豆丙烯酰胺平均生成量要低;而且随着储存时间延长,丙烯酰胺含量也会减少。不过,一些身边喜欢喝咖啡的朋友却很嫌弃深度烘焙的豆子,因为豆子原本自带的各种香气都被掩盖了呢。
3、想吃炸薯条还是去快餐厅吧。
相比起自家的油炸食品,快餐店里油炸温度控制更好,丙烯酰胺的含量也相对较低,家庭烹饪产生的丙烯酰胺反而可能更多。
4、儿童、孕妇、乳母要注意!
小孩子更喜欢吃各种零食和油炸食品,往往会摄入过多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容易被人体吸收,还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小宝宝而宝宝的解毒功能相对较弱,要特别注意控制丙烯酰胺的摄入量,妈妈注意少吃油炸高脂食物。
总之一句话,健康饮食,少吃油煎炸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姜澎
*综合自网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