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双十一的前一周,你会发现地铁上、公交车里、咖啡厅旁、正在沙发上葛优躺的人们都在专注地琢磨一件事情:囤够了没?
买四送二要抢多少才够用一年?
这么便宜的(某商品)买多少才划算?
购物车装满了怎么办?
今天的红包雨抢到了吗?集能量进展如何?满200减50怎么组合最优惠……
每年套路不一样,一年套路比一年深,马爸爸总有办法轻轻松松让你参加这场剁手盛宴,每一年的这个时候你也总是暗自懊恼:小学的数学课为什么没有学好。
11.11,一个本该是单身狗狂欢的节日,变成了全民购物节。购物充满乐趣?花钱使人快乐?买东西时控几不住我寄几?下单付款时失去理智?殊不知,不加节制地购物或囤积也是一种病态,比如双相障碍躁狂状态下的冲动消费。
不过今天,借着双十一,和大家聊聊另一种精神疾病,关于“囤”的那点事。当然,我们相信大部分人双十一血拼囤货的动机都和小编一样,只是因为——“穷”,此“囤“非彼囤。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2013年更新出版。和既往诊断标准相比,新版不仅在诊断分类上有不少改动,还增添了一些新成员。
其中“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HD)”尤其令人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囤”这个词,我们太常用了,谁没点收集东西的小癖好?
学龄前的小朋友喜欢收集糖果纸、路边的小石头、地上的小树枝、花花草草。他们如获至宝,家人却哭笑不得。
青春期的孩子爱好收集笔记本、文具、漫画册、某个明星的周边产品等,这时收集变得更有目的和指向性。
成年群体中特别是老年人,也有类似行为,部分中老年人常喜欢囤集物品——卫生纸、塑料袋、废报纸、过期食物,甚至是生活垃圾。
人类在进化历程中,资源匮乏、物品被剥夺时常发生,收集和储藏生活所需的物品可以提高人类生存率。
因此,囤积作为一这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行为,可能是个体进化过程中保留的结果。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认为,囤积行为和童年期经历相关。2岁-4岁的儿童正是学习控制大小便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肛欲期”,是儿童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时候,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容易在成年后表现为固执、吝啬、难以分离(丢弃东西)。
所以学龄前儿童的囤积行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在不断的社会化中,这种行为逐渐消失了。
青春期的收集行为有可能持续至成年,但是这种“囤积”一般目标明确,在个人喜好的驱使下有选择地收集,最多只能算是个人癖好。
中老年的“囤”,和他们那代人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曾经真切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这种人类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匮乏,这种缺失可能造成一种永久的创伤。
“囤积”变成了一种寻求安全感,不再和贫穷、饥饿挂钩。自幼接受勤俭节约的训导,也同样塑造着人们的行为。
和很多其他人类正常的情绪和行为一样,如果收集或储藏物品的行为太过夸张,就变成了病态的行为障碍。根据DSM-5诊断标准对囤积障碍的定义, 总结HD有几方面的特点:
1.矛盾意念(虽然知道这些物品并无多大价值,但仍要囤积,难以放弃或丢弃);
2.感到痛苦(这种矛盾造成强烈的内心冲突);
3.造成严重损害和影响(生活和环境一团糟,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便,甚至造成社会危害,如堆积引来蟑螂老鼠肆虐,甚至引发火灾)。
囤积障碍的前世今生——强迫症
目前HD是强迫谱系障碍中的一条独立诊断。此前,它被认为是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一个症状亚型。的确,临床发现“囤积”多发生在OCD患者中。有研究表明,32%的OCD 患者同时伴随有囤积行为。
虽然囤积观念和强迫观念一样,都是一种反复、持续的想法,但HD又和OCD有不同地方:强迫观念多是不愉快的,非自愿的,且具有侵入性的特点,因此令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囤积观念并非都是不愉快的,尤其是物品的获取和储藏阶段,经常体验到是积极情绪。
举例来说:
患有OCD的小明的大脑中常常出现“手被污染”的想法(强迫观念),他明知道其实没那么脏,但仍旧控制不住去想,因此感到非常痛苦。为缓解这个痛苦他出现了反复洗手的行为(强迫行为),并且这个“洗手”的过程过分又刻板,非得洗上十几二十几遍,甚至上百遍,直到自己认为干净了,心里舒服了为止。
强迫的想法是其痛苦的根源。
如花有囤积鞋子的癖好(囤积观念),她总是“控制不住寄几”地买鞋、捡鞋甚至偷鞋(囤积行为),在收集鞋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满足和愉悦。但是太多的鞋子让她的家里混乱不堪,连走路都很困难;收集的鞋子几辈子也穿不完,她却一双都不舍得丢弃。
如花明知这种行为浪费金钱和精力,而且已造成家中一团混乱,却还是持续地让鞋子“只进不出”,这一矛盾令她非常痛苦。
这也是区别OCD和HD的核心要点之一。
囤积障碍多见于那些人群?
儿童和老年人群中囤积行为比较常见,为什么不说“囤积障碍”呢?
因为儿童期我们不能确定有无伴随明确的囤积观念,且成年后该行为可能得到改善。
而在老年人中,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额颞叶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等,囤积往往是其常见的行为表现之一。这是认知障碍导致的精神行为症状,仅仅有囤积行为,没有特征性的“收集”观念。这和囤积障碍有本质的区别。
不过HD的患病率确有“哑铃状”特点。欧洲的流调数据显示,HD的平均患病率约为4%,儿童(4.8%)和老年人(5.5%)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平均患病率。
此外,一项研究的发现很有意思,儿童和青少年期的囤积行为在成年期并未表现出严重症状,但到了老年期又出现严重的囤积问题。玩潜伏呢?!
这到底是社会化的干预作用,还是其他的神经病理基础,尚不得而知。
不少观念认为囤积貌似都是女人爱做的事。难道真的只有女性爱“囤”?流调研究告诉大家:囤积障碍的患病率没有明显性别差异!只是,女性似乎比男性显示出更多地过度索取,比如“疯狂购物”。
Tip:
收藏行为和囤积障碍有本质区别:收藏是有计划的、有序的、系统的、有获益的,并且不会产生痛苦情绪,不会造成环境混乱和社会功能损害。你能说你大爷集邮的爱好是囤积障碍?说不准他的某张邮票够你吃3年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你也不能说女明星收集爱马仕包包的行为是囤积,毕竟她们有钱有地儿,说不准有些包还有升值潜力。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囤积障碍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有了一定的概念。
大家时不时会看到类似新闻:一栋居民楼着火,造成几死几伤,着火点是一间堆满废旧物品的住户家。
某人收留了几百只动物,甚至不惜租房贷款,导致家人众叛亲离,邻居怨声载道。
某某节某人刷爆n张信用卡,用来购买很多类似玩偶、包包……
我们需要提高警惕,这种看似无害的行为会是一种精神障碍吗?任由“无害”发展下去最终会演变成“害人害己”吗?
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囤”的问题,现在流行的一种理念“断舍离”就是“囤积癖”的反意义。至少,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找精神科医生肯定比造成严重后果找警察更划算一些。
关注精神健康,防患于未然!
(作者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疾控健康教育科医生)
作者:金金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