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银蛇奖,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自1989年至今,正好30年。所谓“三十而立”,“银蛇奖”一路见证着上海卫生系统的改革脚步和奋斗历程。从“银蛇奖”走出的青年人才,如今有的已是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有的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银蛇奖”为培养上海医学人才、发展医学事业、守护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一奖项也是《文汇报》与上海卫生系统合作的一段佳话。30年前,《文汇报》作为唯一媒体发起方参与该奖项评选,30年来《文汇报》始终积极参与,支持这项有意义的评选活动。
这篇小文,回忆往昔,提醒后人不忘初心。
“灵蛇绕神杖”是国际公认的医学标志,被称为“蛇徽”。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手持神杖,云游四方,为人类解除病痛,他的神杖上有一条灵蛇缠绕而上。据说,神杖代表为人治病的医者,灵蛇则是健康长寿的象征,这是“灵蛇绕神杖”蛇徽的来历。上海市卫生系统奖励青年人才的最高奖项也以“银蛇”命名。作为“银蛇奖”30年历程的全程见证者,至今我仍时常回想起“银蛇奖”诞生时的难忘情景。
上世纪80年代初,出国潮风起云涌。随着国门打开,全球各大医药公司陆续进驻上海,纷纷从各大医院“挖角”。一时间,上海卫生系统可谓内外夹击,腹背受敌:一方面有才华的青年医生和优秀医学院毕业生大量出国深造;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在职医务人员砸了“铁饭碗”,投奔外资企业。这一时期的上海卫生系统经历了医务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严重外流和匮乏的极大困难,各大医院人才梯队青黄不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心系祖国、学有所成的优秀青年陆续归国,但他们与那些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岗位的年轻医生一样,遇到不少思想困惑。比如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还未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卫生系统内部存在着论资排辈现象,青年医务工作者普遍有“大树压小树,阳光照不到”的压抑感。上海卫生管理部门也强烈意识到,没有青年就没有未来,只有提振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精气神,上海医务界才有跨世纪发展的基石。
我当时在上海市卫生局兼任团委书记。1988年初春的一天,我与团委一班人又一次思考讨论:如何担负起历史重任,让更多青年医务人才脱颖而出?大家觉得,必须找到一种具体的激励机制来凝聚整个卫生系统的年轻人。“优秀团员”“学雷锋标兵”以及“新长征突击手”这些荣誉称号,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青年人才来说还不够贴切。只有激励医务青年热爱事业、钻研业务、走岗位成才之路,并为明日的学界泰斗搭就广阔舞台,才能获得医务青年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想到“灵蛇绕神杖”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医学标志,大家兴奋了,我们的“银蛇奖”就此应运而生。
1988年5月4日,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成立,上海市卫生局团委从自筹资金中拨出九万元作为奖励基金。1989年初,“银蛇奖”被确定为基金会奖励的名称。它的评选范围为上海卫生系统在医、教、研、防、医技、后勤、管理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同时,设立若干“特别荣誉奖”,奖励一等奖获得者的导师,以表彰授业解惑、弘扬学术,在实践中传授医德医风的老专家、老教授。从第四届“银蛇奖”开始,市卫生局同时授予获奖者“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行政记大功一次;共青团上海市委授予35岁以下的获奖者“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更有不少获奖者破格晋升,在科研项目上得到有力支持。
可以说,“银蛇奖”在诞生之初所承载的现实意义已超越奖项本身,它成为不少沪上名医起步的台阶,形成了特有的 “银蛇”效应,被誉为医务青年成长的 “孵化机”和“助推器”。
30个春秋,“银蛇奖”已举办了十六届,共评选出248位获奖者、271位提名奖获得者,23位一等奖获得者导师获“特别荣誉奖”。如今,他们中有的成为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有的是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成为当今国内和上海重量级的名医大家;有的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逐步成长为医疗卫生队伍中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这些获奖者在成为人们熟悉和称颂的名医大家后,仍然自觉担当责任,热情为民众服务。作为“银蛇奖”主办方的青基会,也主动牵线搭桥,多次组织获奖者远赴外省市贫困县开展大型义诊,足迹踏遍我国西部地区,为缺医少药的老少边穷地区送去优质医疗服务,为守护人民健康、推进医学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日前,由我与王淑琼、沈惠民两位一起主编出版的《从银蛇奖到沪上名医》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院士风范”“大师风采”“精英风华”三大部分,展示了部分获奖者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
这既是“不忘初心”的一种回眸,更是“方得始终”的一种再出发。
(作者为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作者:蔡秉良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