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即将召开的第八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吹风会上传来消息,从去年启动至今的上海“前列腺癌精准筛查”项目已经有了初步结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叶定伟教授团队在对上海及周边地区超2500例高危人群进行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筛查后,证实受筛上海居民高危人群中前列腺癌检出率超过1%。前列腺癌发病谱的显著改变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人均寿命逐步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西化,都会导致前列腺癌这种“富贵癌”的高发。
据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前列腺癌随城市化发展程度逐渐上升,大城市前列腺癌发病率17.26/10万,几乎是小城市的4倍。在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已经位列男性常见肿瘤第5位和泌尿系统肿瘤第1位。
与日益增高的发病率相对的是,我国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远超西方发达国家。这其中主要的因素在于我国超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绝大部分患者因此丧失了根治的机会。而在美国,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中只有19%是中晚期。
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3.5%,而同期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99%。
叶定伟教授表示,造成我国前列腺癌诊治困境的重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率低、区域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包括血清PSA筛查等途径。PSA是一种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细胞在增值的过程中破坏了微循环和一些血管系统,PSA就会大量进入血管,最终表现为血清中的PSA水平增高。临床筛查体检中发现PSA水平异常增高,就意味着前列腺癌可能性很大。
专家们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做出如下定义:年龄大于50周岁的男性、年龄大于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或40岁时基线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指标大于1ng/ml的男性。这部分人群应当养成良好的体检筛查习惯,以密切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据此共识,叶定伟教授团队从去年6月开始,首先在上海市范围内启动了“前列腺癌精准筛查”项目,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记者了解到,第八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将授予第一批11家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基地”,第一批16家“前列腺癌精准筛查社区服务站”,是对既往工作的肯定,也为进一步推进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工作立下“里程碑”。
2016年7月,叶定伟教授牵头,由全国33家省级肿瘤医院参与、国内首个跨区域多学科综合诊治(MDT)网上平台“中国泌尿肿瘤MDT会诊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是从临床实践需求出发,由临床医务人员主导,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
运行至今,国内泌尿肿瘤领域高水平MDT专家团队陆续进驻“中国泌尿肿瘤MDT会诊平台”,平台已积累专业用户2000余人,入驻单位达67家,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官方平台单场点播人数3000人次,多平台联合点播人数超过10000人次。
作者:本报记者 陈青 通讯员 秦晓健 王广兆
编辑:张鹏 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