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来得很突然。昨天,被杨振宁评价为“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的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被曝于12月1日去世,年仅55岁。
网上公开的其家人声明透露,他生前与抑郁斗争。
许多人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抑郁怎会和如此阳光、拥有“谜之微笑”的他沾边?
张首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外人很难得知,关于抑郁,却有许多可说。
“藏在微笑背后的绝望”未引起重视
一个总是微笑的人,也会抑郁?没错,这在临床被称作“微笑抑郁”,多名心理医学科、精神科医生如此回答,“顾名思义,内心是抑郁的,但却微笑对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生王勇介绍,“微笑抑郁症”又称“微笑面具综合症”,属于隐匿性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介绍,隐匿性抑郁症是非典型抑郁的一种形式。
“微笑抑郁”的伤害并不小。去年,41岁的“林肯公园”乐队主唱查斯特·贝宁顿被发现上吊身亡。“我努力过,但终究一切徒劳”,他曾高唱这句歌词,如今听来意味深长。贝宁顿死后,友人在社交网站上贴出一张聚会照,相片上的贝宁顿笑容灿烂,下头配了一句话:“他心里想着死,但我们永远不知道”。这被不少心理学家视作“微笑抑郁”的典型表现。
时尚品牌Kate Spade创始人此前因抑郁症自杀,当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时,也都很震惊。因为朋友的印象中,这名女设计师一直都是爱笑的、活泼的,她设计的产品也充满了明快色彩。
“微笑型抑郁在现实社会里其实很普遍,但没引起足够重视。”一名心理学家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和典型抑郁症不同,微笑抑郁患者并不会表现出极度低落;相反,他们看起来活力满满,这也使得直到他们出现极端行为(比如自杀)时,才被人发现其真实心理状态,而这时很可能已经晚了。
有人将微笑型抑郁描述为“藏在微笑背后的绝望”,由于其隐匿性,到底多少人深受其害,难以统计。
默不作声的崩溃,并非无迹可寻
值得注意的是,微笑型抑郁尤其多见于“成功人士”。心理学家分析,很多时候,这些人的微笑只是出于“工作需要”“面子需要”“礼节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等。正因如此,微笑型抑郁最大的风险在于被忽视。
“由于患者能很好地掩饰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使得人们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更重要的是,有时候患者本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一味地去回避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一旦压力增加,就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采取极端行为。”心理学家分析,现代社会里,职场精英很容易成为微笑型抑郁的潜在人群,内向者、完美主义者尤甚。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不够而对一些任务说“不”,久而久之,遇到一些特别的应激事件,可能就会“彻底崩溃”。
职场不相信眼泪,但每个人都有崩溃的瞬间。近年来,微笑型抑郁逐渐为学界所关注,有专家提醒: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的。
其实,这种“默不作声的崩溃”并非无迹可寻。记者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听到这样的案例:男主人在自杀前的最后两个月,有意无意地把工作交接给同事,在家做家务频次增多,反复对妻子表达爱意,并嘱咐妻子照顾好老人、孩子。大家没想到,暖心的叮嘱背后是一颗绝望的心。据此,医生提醒,包括微笑型抑郁的所有抑郁尽管很难察觉,但并非无迹可寻,身边人要注意发现不寻常的细节。
赋能“强大的心”,我国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已在路上
他救的同时,自救也并非不可能。有专家告诉记者,微笑抑郁症患者有自救成功的病例——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己察觉到问题,主动就医,住院、服药,最后战胜了疾病。
“他们(微笑抑郁症患者)有能力掩饰,也就有能力察觉。”这名接触该病例的心理学家告诉记者,就怕患者对抑郁在内的精神问题有病耻感,有偏见,不愿意正视问题,选择逃避。
因此,让每个人掌握正确、知晓科学的心理健康常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点已受到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11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门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首度明确提出“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并提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人才队伍建设。
这意味着我国已从关注身体健康转向关注身心全面健康的新阶段,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赋能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让大家掌握心理常识,做到自救或他救;一方面构建心理服务体系,在大众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获得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作者: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