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市民健康,英勇战“疫”,上海的医务工作者们正手拉手,筑起一道防线。
这是市北医院医生佘君慧的见闻,她用口述的形式,记录下了在眼下这种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一群普通而高尚的医护人员的身影——
1月25日早上7点50分,我来到急诊发热门诊值班,看到急诊科护士长张锦敏正在指导收费处和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穿隔离防护衣,因为他们今天穿的是“太空服”装备,与往常看发热门诊的医生服饰有差异,防护级别提高了,说明里面已经有了疑似患者。
“姐姐、姐姐,我来帮你。”张护士长一边叫着我姐姐,一边又像妈妈一样,一件一件边指导边辅助地给我穿戴。虽然事先进行过隔离衣防护的穿戴培训,但真的要正确无误地穿戴,没有她的帮助还真的有点手足无措。我一边穿一边感叹“获得了妈宝的享受”。穿戴完毕,进入缓冲区,我特意摆了个帅气的姿势,拍照留念。接着,当天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收费、检验、药剂等和后勤人员一起合了张影,这是特殊时期的“特别纪念”。虽然已分不出谁是谁,此刻我们心里都明白肩负的责任,但我感受到每个人的心情还是很放松的。
进入污染区,我与前一天值班的王玮医生进行交接班,得知昨天有2名疑似患者正在隔离观察,情况稳定,王医生整个晚上都在污染区随时进行诊治。医生戴眼镜比例高,加上眼镜和护目镜,我与王医生是“十二目”相对。在水气朦胧中,我能感受到王玮一晚的疲惫,尽管这样,但他还是很详细地告诉我所有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可谓事无巨细,并对我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
不让一个疑似病人脱失
没过多久,发热门诊的导引护士把病人带进来,我按接诊流程进行问诊、体检,开具检验检查项目后,护士又引导患者进行检查。整个治疗过程并不复杂,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对病史的采集,时间节点很重要,还有就是做好登记和传报工作,因为有“传染可能”,一定要守住每个环节,不让任何一个疑似的病人脱失。
忙忙碌碌4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诊断了近20个病人,有的只是发热,有的去过武汉。这4个小时里,我的病人都很乖,配合得相当好,对整个发热门诊的诊治过程也没有异议,这也是对发热门诊所有医务人员工作最大的安慰。
中午12:00周乐医生来接班,我也将早上交班下来的内容悉数转告,并将半天心得也一并告知。出了污染区,在缓冲区卸下防护衣和口罩,整个口鼻处水油混合,对于干性皮肤的我而言甚是水润,颧骨处皮肤被口罩勒得呈现面部多处线条样对称性凹陷,更是说明我是水做的。
下午4时,再次整装待发,但防护衣不够用正在紧急调送,车在沪宁高速上,没有防护不能进去换里面的周乐医生,我心里非常抱歉,这意味着她还要继续憋尿、干渴和饿肚子。我隔着几间房在外面大吼告诉她我暂时进不去,听到周乐没有半点迟疑的回答“没关系的,我可以的”,心中瞬间温暖,如姐妹相拥。半个小时后防护服来了,我飞奔出去迎接,张护士长又一次全程指导帮我穿戴好厚重的防护衣,并再三嘱咐我要注意安全。我真想亲她一口,唱一曲“我的好妈妈”。张护士长已经6天没回家了,今天还将继续陪伴我。周乐医生5个小时看20多个病人,疑似观察患者变成了6个。
最特殊的生日蛋糕
我在发热门诊要坚守到1月26日零点。继续有发热病人到来,竟然都有接触史。有一位18岁的湖北小伙子,半个多月前在湖北,一周前来上海做寒假工,有点咳嗽,低热37.7度,病人状态很好,但是肺CT有小片状的阴影,我立刻请求会诊,呼吸科主任王瑾在线进行了病史的询问和CT的阅片。经过专家组讨论后,将这位患者作为疑似患者留院,疑似观察人数变成7位。我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要求患者配合留院观察治疗,要求家属进行居家隔离观察。非常巧的是这天正是小伙子18岁的生日,小伙子在抽血以后说饿了,正好留给医务人员的饭有人忙的顾不上吃,我请外勤阿姨热了一下,送给他吃,就当是“生日蛋糕”,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特殊的“生日蛋糕”吧!
值班期间,大部分医护人员不吃不喝,也不能尿,因防护装备穿脱太过麻烦,一脱一穿需要20分钟左右,而且一上厕所,整套防护服就报废了。加上发热门诊不能有空档,更不能让好不容易去休息的人来顶班。我在发热门诊坚守了14个小时,只出去吃饭,喝水,尿尿一次,当周乐医生来接班时,我直接问她“尿了没?”,周医生非常大方地回答:“该解决的都解决啦,保证决战到天亮。”
“尿了没?”大概以后会成为医生护士交接班时的常用语吧。
这就是我在发热门诊的经历,每个在发热门诊坚守的人都一样,在岗在位,不吃,不喝,不尿,不睡,平凡而伟大。
17年前SARS的时候我也参加过发热门诊的轮班,与那时相比,装备,流程,各部门配合,细节都好太多,相信我们的医疗能力,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自己,我们一定会胜利。
(市北医院医生 佘君慧 口述)
来源:喻文龙 记者 唐闻佳 整理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