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进入关键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授,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病毒学家闻玉梅一直在为此次疫情防控提供决策建议,同时她也被列入中国工程院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专家组成员。
昨天(28日),这位经历过多次传染病疫情的知名病毒学家,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很快将从“阵地战”转向“保卫战”,此时,更需要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疫情,严格配合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目前的防控措施,预计二十多天后会见效
面对不断增加的病例,闻玉梅表示,现在国家及各省市采取的防控措施,二十多天后会见到效果,相信届时疫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在疾病流行过程中,人体必然会产生针对该微生物的免疫,群体的免疫能力提高了,最终疫情也会终止。
“我们的防疫战先是‘阵地战’,然后将转向‘保卫战’。”她说,随着各省市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加上公众的配合,各地疫情应该能得到逐步控制,随后将转入联合解决此次疫情的“保卫战”。
闻玉梅强调,科学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朝前看。现在确诊病例快速增多,主要还是由于前期大量的感染者现在得到确诊。目前采取的诸多措施,可有效控制人际传播,从而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二次、三次感染,这就是“阵地战”。
所谓“保卫战”,是指武汉以外的所有地区都必须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三大策略,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尽早切断传播途径。只有所有地区都认真执行预防及隔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疫情。同时,要加强公众宣传和普及,要教育、追踪、晓以大义,主动配合防疫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
至于大众关注的疫苗,闻玉梅说,中国疫苗研发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大家应该相信,我们有疫苗研发的技术储备和能力,通过军民合作,一定能尽快研发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性隔离,“网”住无症状感染者
对于新近报道的无症状感染者,闻玉梅说,这些“隐形病例”尽管看起来较难发现,但是通过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预防性隔离措施,无症状感染者也难逃大网。不过,她也坦言,疫情防控不可轻敌,对于重点地区的访客要高度重视,一定要如实上报。
“不论是对近期的确诊病例快速上升,还是未来出现的增幅趋缓甚至下降,都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过度恐慌。”闻玉梅说,病毒传播和疫情防控有其自身规律,需要理性、科学对待。
鉴于约75%的病毒病是由动物传给人,而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野生动物及家畜中,可通过不同机制跨种传播,闻玉梅特别呼吁,加强对病毒传播途径的干预,在大中城市,加强对禽类宰杀的管制,以及动物市场的卫生检查与监督管理,杜绝野生动物交易,注意灭鼠等。同时,要在平时加强防治病毒病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突发传染病的认识,杜绝误传误导。
对于冠状病毒,科学界和医学界要有预研
目前,病毒引发的疾病已占现有传染病的75%。闻玉梅呼吁,进一步支持病毒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打通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的界限,支持包括冠状病毒在内的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与多功能疫苗(如针对突发传染病的应激类疫苗)的研发。
闻玉梅强调:“基于冠状病毒的多变性和宿主的广泛性,我们需要有提前预研、积极应对的意识和举措,才不至于在每次病毒流行之时打被动之仗。”
冠状病毒的特点是,平时潜伏在动物和人类之间悄无声息,一旦突发感染、扩散流行,总是“一鸣惊人”。对此,闻玉梅建议,要在我国已经建立的前哨医院及病原体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冠状病毒研究,在兽医、人医等领域设立对冠状病毒的实时检测及分析,关注冠状病毒S和E蛋白的变异。
她同时强调,要打通学科之间,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界限,在有基础的单位创建病毒流行病学分学科。对多种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就其共性问题进行长期调研,建立大数据库,提升对各种疫情科学分析的基础研究水平。
闻玉梅表示,我国政府及专家们提出的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加上广大医护人员的无我奉献,一定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眼下,疫情的发展和控制还需要一定时间,只要社会各方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和规则,把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己任,相信我们不仅可以战胜这次病毒的肆虐,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责任感也将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姜澎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