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手术后会出现胡言乱语、不认识家人、记忆错乱、不记得自己做过手术、行为能力退化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麻醉药留下的后遗症?
术后谵妄,有人可持续7天
一个人如果手术后出现记忆混乱、认知障碍等,那极有可能是术后谵妄(POD)。谵妄是一种急性发作且病程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其特点是注意力障碍、意识水平紊乱和认知功能改变,并有明显的波动性。
术后谵妄特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1周内出现、有明显时间特点的谵妄,其主要发生在术后24小时至72小时以内,也有患者会持续7天,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但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病程更长。
记忆混乱、认知障碍……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
好在术后谵妄发病是短暂的,除了约1%的患者会持续甚至发展为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绝大多数患者通常可以自愈。尽管如此,术后谵妄的发生还是会给患者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比如增加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延长,更是神经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防患于未然,是麻醉科医生的目标。
术后谵妄和麻药有关吗?
麻醉和手术相随相伴,有人会质疑是不是麻醉影响了人脑,进而导致记忆混乱等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长久以来作为术后最先诊断和处理谵妄的医生,麻醉医生做了非常多关于术后谵妄与麻醉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氧化亚氮和氟烷等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麻醉药已经不在临床使用了。研究同时发现,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另一方面,相对于无麻醉下的手术疼痛和创伤应激刺激,麻醉镇痛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机体保护,因此患者不必过分忧心麻醉药的使用。
术后谵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
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遗憾的是,至今科学家们仍没有完全弄清楚其内在机制。目前,临床研究仅总结了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与糖尿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酗酒、基因缺陷、营养不良、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睡眠不足)等。
尤其要强调的是,高龄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高达10%至62%。研究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是年轻患者的2至10倍;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发生率比年龄65岁至75岁的老年患者高3倍。
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这可能与老年患者机体调节能力、血流动力学调控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有关。
怎么预防术后谵妄?
对于患者来说,手术前易发因素已经客观存在的,麻醉医生需要对符合多条易发因素的患者给予更高度的重视,尽量避免促发因素出现,术前积极调整患者身体状态至最佳水平,保证电解质、酸碱平衡,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控制好血压、血糖,戒烟戒酒等。
虽然麻醉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并无直接关联,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总结,预防术后谵妄也可以提前做一些有效的术中干预,比如,适宜的麻醉深度,适当的血糖控制,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和多模式镇痛等。
尤其是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必须要实时监测。麻醉医生常用的机器有脑电双频指数(BIS),可以测定脑电图波形的不同成分,进行标准化和数字化处理,最后转化为一种简单的量化指标,来反映大脑皮质功能状况。
BIS数值100代表清醒状态,0代表完全无脑电活动状态。一般认为,BIS(40至65)为麻醉状态。
另一个有效工具是熵指数监测,指通过脑电图和额肌电图信号转换的两个量化指标,包括状态熵(SE)和反应熵(RE)。当RE≈SE且维持在60左右较低水平时,为较适宜的麻醉水平。
尽管术后谵妄大多可以自愈,但一旦发现应立刻开始寻找病因,并对症治疗。否则,术后谵妄时间越长,治疗开始得越晚,长期认知损害的发生率就会越高,不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杨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医生)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