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性:明知是窠臼,没人敢跳出?对于“家庭破碎”的这种设定,究竟要不要去治愈?至今,没有导演迈出这一步,挣脱情节上的这种束缚。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打破是否能成全现实,又成全电影。
“破碎家庭”这种好莱坞作品中的窠臼,是整体架构上的惯性“抄袭”,还是剧情类电影情节设置上的困境?抑或者是导演们为了铺陈影片终极意义,而不得不做的妥协?这当中夹杂着一种冲突与两难:对于“家庭破碎”这种设定,究竟要不要去治愈?然而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一个导演迈出这一步,敢于挣脱情节上的这种束缚。因为不知道的是,这种打破是否能成全现实,又成全电影。
“美国好莱坞叙事看起来是一个“美国梦”的理想主义形态,其实它又和美国的思想哲学基础——实用主义联系非常紧密,因而它的现实色彩很浓重,”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俊蕾认为,这和美国现代化以来社会离婚率的攀升互相映照。“破碎家庭”呈现出的是现实世界与实际创作中的一种冲突。这种呈现对于现实既有投射,又有一种想要去治疗它的症候感。”
这种想要治疗的冲动,体现在打破了美好的同时,一定要弥补这份缺憾。在电影镜头下的表现,通常为一个外来者对于一个不完整家庭的弥补。杨俊蕾认为,某一个角色缺失后,势必会带来社会功能的一种缺陷。此时一个角色的进入,事实上是超出了这个角色的功能本身。
比如在今年暑期档,一部以另类视角解读童话故事的电影《沉睡魔咒》,就讲述了公主奥萝拉(左图)与“教母”(同时还是半个仇人)跨越血亲的互相依赖和互相成全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玛琳菲森,曾是原著《睡美人》里给公主布下恶咒的反派仙女。而在这个故事里,导演与编剧却有意“反弹琵琶”,让婴儿时便远离父母、远离皇宫的公主,与森林中的玛琳菲森产生了亦母亦友的感情。这种感情甚至超越了公主与生身父亲之间的亲情。在公主的双亲角色缺位后,玛琳菲森成为弥补这一残缺、并且完成两人救赎的一块重要的拼图。在这个过程中,玛琳菲森的人物形象不仅得到了增值,而且又回应了现实的需求,达成了艺术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