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考 为什么动画片里的妈妈都死了
虚拟世界:“奶爸”形象成功上位
“母亲”的离开,是孩子们通关打怪获得经验值的先决条件,同样获得好处的如今还有“父亲们”。在迪士尼的经典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尼莫的爸爸马琳就是这样的一个“奶爸”,从一个胆小怕事、对孩子保护过度的父亲,变成了一个“理想”化的父亲形象:不近不远、亦父亦友。可以和儿子走得很近,也可以放手让他独自前行。马琳承担了一个兼具父亲与母亲双重角色的家长人物。
如今,“父亲”取代了恶毒继母,成为与小主人公对手戏最多的角色。父亲们的人物性格更多元,形象也更饱满。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对儿女却也充满了温情,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神偷奶爸》里。“超级大坏蛋”格鲁收养了三个子女,本想利用他们达成偷月亮的计划,等等,月亮不是女性的隐喻吗?最后格鲁发现,三个小不点比月亮更重要。为此,他向自己的母亲请教如何教育子女,有趣的是,恰恰是格鲁的母亲,让格鲁变成了一个坏蛋。
银幕上的“父亲们”和格鲁一样,在动画片的大团圆结局中找到了责任感。而要做一个“好奶爸”,最重要的不是絮絮叨叨,不能古板老套,而是要“有一套”,最重要的是展现对孩子成长与教育的辅助力与影响力。无论是动画片市场,还是电影电视剧,亦或者是综艺节目,近来愈发强化“奶爸”的这一形象标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状——好爸爸实在难得。这是一种诉求,反映的正是现实社会中父亲角色的缺位。
现实世界:好“奶爸”很稀有
现实太骨感,所以理想才丰满。有数据统计,美国的未成年人中,有67%由父母共同抚养,有25%由单亲妈妈抚养,只有8%由父亲抚养。
美国版《时尚》主编海伦·科里·布朗这样描述影视片中“死去妻子的丈夫们”:他每天都要静静地看着亡妻的遗像,或者他们的定情物,他有时半夜辗转难眠、思念成疾,他忘不了她……这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好,而是“他”自己有多好。《纽约时报》记者艾米丽·约夫曾在《西雅图夜未眠》的影评中写道:“他,如此有魅力、英俊多金,温柔细腻,又是一个好父亲,深爱着妻子。当然,最完美的是,他的妻子已经死了。”
解构动画影像,把看似无关紧要的部分放在社会的显微镜下细看。不难发现,在探讨了成长的主要命题后,家庭伦理与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在不经意间触及。动画片随时代产生,也随时代变化。在男性、女性各自的社会分工、社会责任不断被重读的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男性应该更多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职责”、或者是“男主内而女主外,因为父亲更适合教育孩子。”无论角色定位如何变化,动画影像所传达的最终诉求也许与期望的社会意义是一样的——没有母亲的世界,着实是个该死的世界。
文汇报记者 童薇菁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