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百老汇音乐剧《猫》登陆上海,十多年里,上海对音乐剧的认知度大大提升,在逐渐摸索中催生了一批本土原创音乐剧,如音乐剧《小城故事》《繁花尽落的青春》《马不停蹄的忧伤》等,展现了创作者在多年市场培养的过程中积累的思考。
日前,音乐剧《微光》(原名《犹太人在上海·微光》)中的三首代表曲目《转机》《同伴》和《此刻的阳光》亮相2019美国全国演艺出品人年会(APAP)推介剧目现场。
这意味着,这部讲述“二战”时期犹太人在上海避难历史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在向着百老汇驻场演出的路上又近了一步。
《微光》通过讲述犹太青年弗兰克·斯特恩和上海姑娘林亦兰之间的生死爱情故事,展现了中国人和犹太人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和共同与法西斯抗争的不屈精神。这部音乐剧植根上海文化历史,发掘出了属于这座城市的光辉过往。
倪德伦环球娱乐执行总裁小罗伯特表示,早在两年多前,初次看这部音乐剧时就被打动,很快与上海出品方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把这部中国上海原创音乐剧带到纽约百老汇演出。
《微光》由上海200余家民营剧团之一的恒源祥戏剧发展公司制作出品,该剧曾为十七届中国艺术节担纲开幕式演出,深受观众的好评。它的成功,展现了本土原创音乐剧的巨大发展,以及民营院团在创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上海,已逐渐成为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中运营体量最大、市场活力最强的城市。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上海45个专业剧场音乐剧演出共计351场,观众达32.3万人次,票房收入5080.3万元,涨幅超过去年全年166%,音乐剧在上海的生长空间不容小觑。
日前在“上海民营院团华语原创音乐剧的创作与演出”专题研讨会上,专家表示,虽然美国、欧洲至今仍代表着目前世界最主流的音乐剧文化,但本土创作者、制作人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也要思考自身未来的方向。
上海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认为,创作音乐剧应牢记9字:“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我们很想弯道超过(欧美),但是规律是很难超越的。我们不能违反规律,外来文化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音乐剧从本质上说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在功能和指向性上和纯艺术作品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它对艺术性的要求就可以降低。
学者们纷纷为本土音乐剧的未来“把脉”。著名作曲金复载认为,最近点唱机式的音乐剧蜂拥而至,流行音乐突然成为了制作音乐剧的大热门,尽管不容易,但这些都是音乐剧创作的“方便法门”,但也折射出我们还没有找到自己音乐剧的音乐语言——这个音乐剧中最核心的部分。
专家同时指出,对中国的音乐剧的本土化创作,大部分人还是受“舶来品”思潮的影响,认为要全盘吸收西方音乐剧的艺术特点,但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借鉴”,不如说是单一的浅层次的复制,尤其是在本土音乐剧的表演和作曲方面,尚未实现很好的中西方融合。
结合目前国内原创音乐剧的创演现状,许多剧目演员阵容豪华,有着过分华美的灯光特效,甚至运用高科技的舞台,但故事苍白无力。有的只是纯粹舞美灯光和演员单薄的肢体表演,支离破碎的故事情节对观众来说毫无吸引力。
现有创作中,一般的音乐剧的剧本创作就如同工厂的流水线作业:确定题材——剧作家写剧本——作曲家谱曲——导演构思——舞美设计。
金复载认为,如此割裂的流程,不可能达成戏剧和音乐的高度统一,“音乐剧创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作家与作曲家需要互通,合作的方法也非常的重要。目前我们的民营院团缺少合格的制作人。我们需要那些有艺术眼光、艺术审美的优秀制作人。”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