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演员的诞生》(又名《我就是演员》)、《声临其境》等一批综艺节目的热播,“演技”逐渐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节目中,血淋淋的“货比货”,再配上评委的犀利点评,让不少观众感受到了从“外行”向“内行”晋级的乐趣。
比如,谁不曾被欧阳娜娜那句“蚂蚁竞走”震撼心灵?
靠着细微表情演活角色的周一围,则因为这档节目彻底火了一把。
又有多少观众对着周一围的演技,露出章子怡式“星星眼”?
观众在为一些演绎感到尴尬的同时,也被另一些“演啥像啥”的表演惊艳。这样的观感体验,也催生出一个热词——“演技炸裂”:讲的是演员分分钟入戏,展现出惊人的戏剧张力。这个词一时间成为观众对演员专业素养的最大褒奖。
只是,不知是观众对“神演技”密集轰炸的审美疲劳,还是演技本身就蕴含着更为多元的评判标准。对于《演员的诞生》《声临其境》,观众买账的啧啧赞叹少了,争议越来越多。
拿最近一期《声临其境》为例,其中秦昊赢过吴越的结局就让观众直呼“不解”。
在比赛中,吴越为《找到你》中姚晨角色的配音张弛有度,情绪充沛,被不少观众津津乐道。虽然秦昊的表现也不错,但与吴越的相比,的确惊艳不足。
就像考试有高分密集,随着节目的热映,一些凸显演技的做法也逐渐成为“不成文”的备考诀窍。
第一季中,韩雪因为一人挑战多个角色的方式,让观众惊艳了一把,这一季越来越多的嘉宾走上“一人分饰多角”的套路,力图在最短时间内用自己的“十八般武艺”瞬间征服观众。
意料之外的胜者,套路化的呈现,让不少最初被“神演技”惊艳的观众,逐渐发出吐槽:综艺节目莫非都是有“剧本”的?
《演员的诞生》《声临其境》有没有现成的剧本不好说,但综艺节中日渐凸显的“演技评价误区”确实值得注意。
靠综艺来证明一个演员的基本素养,本身就不太靠谱:让演员短时间排练、PK,用演技瞬间抓住观众眼球的赛制,并没有给观众留出进入角色进而完整理解角色的时间与空间。要想短时间里吸引观众,只能用“炸裂演技”和极端化情境的再现。
但“炸裂”绝不是衡量演技的全部标准。
就好象一人分饰多角也不能和配音技巧高超划上等号。
其实,对于综艺节目中隐藏的演技评价误区,之前演员郝蕾在一次采访中就有涉及。
郝蕾指出,目前有个误区,演“疯子”似乎就是所谓的“爆发力”,这是非常错误的。事实上,被不少综艺规则奉为“炸裂演技”指标的所谓“爆发力”,只是科班学生的基本功而已。
郝蕾认为,所谓回归本质的好的表演,不是演戏而是表现人,也就是说让观众看不到演的痕迹。
想要达到这般的入戏效果,演员一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角色,感受角色,甚至要用相对长的情绪与时间与角色合二为一。而迅速去演出一个片段,并且快速将演技“堆”到观众面前的做法,与真正的好演技似乎并不是一回事儿。
图片综合自网络
作者:张祯希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