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自由的黄小栋偏有个信奉“24小时贴身保护”的操心老爸;骄纵叛逆的女孩武丹丹偏偏得与脾气爽辣的后妈朝夕相对。非比寻常的几组家庭关系被放置在非比寻常的海外留学生活中讲述,一番“火星撞地球”式的戏剧冲突发生了。
正在播出的留学题材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便是这样一个“事故不断”的故事。打开任意一集,观众都能感受到编剧满满的诉求,从海外生活难题到代际间的教育观念差,从青春期情感萌动到中年人的两性关系,每一集或都有涉猎。再加上孙红雷、辛芷蕾、刘敏涛、涂松岩等一众演技派的热烈投入,“留学”二字在剧中渐渐隐退,沸腾的生活占据了前台。
播出过半后,该剧有热度但更有争议,让这部颇受期待的新剧被网友“报复性”给出了差评。
中国电视剧年产1.2万集的大环境里,几乎没有完全新鲜的类型。为避免重复旁人走过的路,《带着爸爸去留学》的编剧把人们固有概念里的“甩手爸爸”推出国门去陪读。一开篇,孙红雷饰演的父亲黄成栋就没走寻常路,嘻哈风的潮男装扮下,内里藏着颗老母亲的心。他把儿子黄小栋送出国留学,本想到了学校报到完就回国,只因不想放手,送读成了陪读。辛芷蕾饰演的林飒也有个奇特家庭,她与离异男武翰祥结婚,婚后又独自赴海外求学,和“继女”武丹丹同住一个屋檐下。似乎嫌这样的家庭不够特别,编剧还设置了凯文和朱露莎两组作为对比。凯文的妈妈刘若瑜和丈夫长期分居,是个为儿子甘愿牺牲全部自我的人;朱露莎的父母相反,他们送孩子出门,是对其出人头地后改变家庭命运寄予了过高期待。
如果说标签化的家庭与人物设置大大浓缩了生活的样本,那么剧中的故事线更像是一出海外生活的新闻集锦。就以前四集为例,留学父子档初来乍到,车祸死人、错过面试、校园枪杀案、躁郁症家长和突如其来的过度保护等问题,已雪片般涌来。剧中每个片段单列看,都有生活的实际案例打底,都似从生活里提纯。人物的情绪一路走高从不降温。
在剧评人看来,展现家庭内部的亲情关系、海外生活的新闻事件背景,固然是留学题材的一种表达,但肯定不是精髓所在。学习困境、心理健康、水土不服、情感过渡等,才是这一类型独特的立足点,也应成为编剧深挖的切口。
不过,剧情从十集过后舒缓了下来。撇去吵闹的泡沫,有些关乎代际沟通的话题,渐渐引人入胜。
导演姚晓峰坦言,该剧的创作初衷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当年,他就是个陪伴儿子在海外念高中的留学爸爸。类似武翰祥那样,自己躲回国,让原配的女儿和新婚妻子针锋相对的“甩锅式”父亲,或者类似刘若瑜那样“漫漫八年陪读路,最终一无所获”的境遇,都是他曾看见的故事,或在某个瞬间体悟到的滋味。
“2016年,陪儿子海外求学期间,我发现不少陪读家庭的亲子关系是畸形的。父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矛盾不断被激化,不少父母为了照顾孩子,选择自我牺牲,却又在牺牲后,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这不禁让姚晓峰思考:父母为了陪伴孩子一时,牺牲了自己奋斗大半辈子的事业,到底值不值?究竟什么样的家庭状态,才是真正健康可持续的?他希望通过留学这个相对极端的环境,放大代际之间的关系,引发大众更深层次的讨论。
“直面代际沟通的壁垒,跟孩子一同成长”是他为该剧定下的基调。事实证明,两代人之间的由远及近,比如黄成栋在自我认知后与儿子共同成长,武翰祥对女儿恋爱问题的态度转变,武丹丹与林飒之间握手言和,确是剧中最出彩的章节。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幸福是每个人的一门功课。“为爱放手”的家庭教育观完全没错,
导演姚晓峰借《带着爸爸去留学》打破代际沟通的壁垒,希望父母和孩子都能在琐碎的生活中相互理解,实现自己的二次成长。
作者:王彦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