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最火爆的沉浸式戏剧演出遇上直播带货,会有什么新玩法?
昨晚,在“麦金侬酒店”,两名身着华服的演员,在摇曳复古的灯光下带着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在一个个魔法般的戏剧空间里探索新物种。这场由《不眠之夜》和天猫跨界合作“超级发布会”, 告别“买它”的叫卖方式,不打全网超低价的卖点,用硬核的内容引来围观和下单。馥蕾诗、戴森、自然堂、雅诗兰黛、百雀羚、西门子等18个品牌产品植入剧情线……等在近四个小时里,全网曝光人数三亿,微博话题声量两亿,直播间互动数量达到384万,总观看人次超过100万。
本次“超级发布会”的直播内容由《不眠之夜》上海版的原班人马——英国沉浸式戏剧先锋Punchdrunk以及上海文广演艺集团(SMG LIVE)共同打造。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直播带货+沉浸式剧场”的形式,正是《不眠之夜》从线下模式走到线上,为网络经济打造新消费场景、激活消费潜力的一次尝试。
直播带货进入下半场,一场沉浸式直播告诉你玩法开始变了
疫情的发生,让整个戏剧行业面临挑战与思考,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众多演艺机构走上“云”端,突破现场的连接方式,隔着屏幕虚拟“营业”。制作方意识到,在云技术、流媒体、5G等渗透入生活的当下,演艺行业一定要直面虚拟运营,但线上直播不能只是线下演出的照搬,必须要做线下无法实现的演出设计。主打沉浸式体验的《不眠之夜》,如果没有观众身临其境,能否以直播方式打开?疫情推动了《不眠之夜》的触网,但对于这样特殊的戏剧类型,如果原样照搬,势必瓦解剧场的神秘感,剧透故事情节,浸入式体验本身也将被消解。
此次,《不眠之夜》和天猫的合作,正是出于双方突破各自天花板的初衷。一方面,《不眠之夜》想摆脱演艺行业流行的照搬和镜框式直播,尝试打造线上的沉浸式产品。另一方面,针对叫卖式直播全网此起彼伏的现状,天猫也想赋予直播更多场景、文化和质感,通过高品质的内容输出,实现跨界的创新。
众所周知,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麦克白》,故事发生在1936年的麦金侬酒店(The McKinnon Hotel)之内。此次制作团队则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条全新的故事线,再现了1936年6月13日曼德雷酒吧转让前夕的狂欢派对,带观众探索了一场不为人知的“《不眠之夜》前传”。
这场直播的视角发生了转变,开创了一种改变传统规则的带货模式。不同于原本被动接受主播安利的方式,“超级不眠夜”(以“第一人称”的镜头语言引领消费者探索戏剧空间、揭秘神秘新品,让线上购物更具沉浸式体验感。
商机不眠夜,“文化+”再赋能
2016年《不眠之夜》进入中国以后,为中国戏剧行业带来的崭新商业模型,即通过IP创造文化附加值,为多行业赋能。麦金侬酒店建成前曾是一座烂尾楼,随着改造完成和《不眠之夜》入驻,华丽变身的“尚演谷”人气大涨、租金也大幅提高。之前,该演出区域周边同等房龄的写字楼租金在4元/平方米至5元/平方米左右;在项目宣布时,租金达到8元/平方米,如今已经达到12元/平方米至15元/平方米。
剧作和剧场还带动了周边酒店、餐饮和酒吧等商业设施的兴旺。除了演出空间,尚演谷周边还有4000平方米的面积用于酒店、餐厅和酒吧。其中,有着26个房间的《不眠之夜》主题酒店,价格从1690元/晚到2680元/晚不等,价格与一街之隔的五星级宾馆不相上下。
前不久的调查还显示,《不眠之夜》演出之外的额外消费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晚餐夜宵、咖啡餐饮和周边纪念品。这些显著的改变,都来自于文化和应用场景的嫁接,以文化体验为传统商业赋能。
出品方供图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