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以米哈伊·蒙卡奇的94件重要作品为主线,集中展示19-20世纪匈牙利绘画艺术潮流。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 摄
■文汇报记者 徐维欣
生于19世纪中叶的匈牙利东部,幼年时父母双亡,整个青少年时代生活贫苦,似乎永无出头之日。对于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世界有多大?而立之年已成为巴黎著名艺术家的他,又会觉得世界有多大?40多岁时,这位艺术家又远赴美国,以天文数字的画价为新世界的富豪们作画。这时他的世界又变得有多大?
米哈伊·蒙卡奇用艺术诠释了梦想的力量。作为19世纪匈牙利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这位艺术大师不仅在本国受到赞颂,在颁给他艺术金奖的巴黎和收藏了他无数作品的美国同样受到热捧。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馆长拉斯洛·班博士如此评价:“蒙卡奇的世界始于他的出生地蒙卡斯(今天的乌克兰城市穆卡切沃),后来发展到布达佩斯、维也纳和巴黎,又到了美国。他的艺术成就不断拓展,个人声望进一步提高,也令匈牙利及其艺术更为全世界所熟悉。”
作为纪念中匈两国建交65周年的推荐文化项目《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日前由中华艺术宫、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共同策划展出。94件重要油画作品构成展品主体,这些国宝级作品此次展出投保金额高达两亿元人民币。
作品《死囚的最后一日》最受关注
蒙卡奇非常了解人性,因此人物肖像画是他最钟爱的题材之一。因为自身的艰难经历,蒙卡奇非常善于捕捉模特的情绪和性格,并创作出优秀的肖像作品。作为最知名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蒙卡奇曾为友人画家拉斯洛·帕尔、大主教考洛乔、拉奥什·哈拉尔德、艺术品商人查尔斯·赛德尔米耶及著名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等作画。
在这次展出作品中,最为受人关注的无疑是《死囚的最后一日》。蒙卡奇正是凭借该作品获得巴黎沙龙金奖,从而跨入“知名艺术家”行列。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名死囚犯人的最后一天,犯人家属和朋友前来告别。作品中心人物死囚犯人双手紧握、脚边丢着一本《圣经》,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挣扎。周围的人或厌恶、或绝望、或冷漠,情绪不一而足。除了深刻的心理活动描写外,深色背景中出现的白色光线和奇异的烛光也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效果。
画展中的一幅蒙卡奇夫人的肖像画同样引人关注。1874年,蒙卡奇与卢森堡马歇男爵的遗孀赛西莉亚·帕皮尔结婚。从这位遗孀的书信和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把蒙卡奇的新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善于组织每周五晚的豪华宴会,并帮助蒙卡奇出售作品。本次展览策展人介绍说:“婚后蒙卡奇的生活非常富裕,这种变化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不过,坊间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富裕的婚后生活以及夫人的虚荣心,曾经让蒙卡奇一度陷入巴黎沙龙的社交界。为了巴结政府要员,以期抬高自己的油画的身价,他创作了一些符合贵族与上层人物口味的宗教题材油画,并因而受到一些正直人士的抨击。直至19世纪80年代末,蒙卡奇终于以革命形势紧迫为由,离开了巴黎,并重新回到既往的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的艺术题材中去。
艺术的灵魂始终与现实紧紧相依
对于蒙卡奇的作品,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介绍说:“今年是蒙卡奇诞辰170年,我们飞越万里将这位艺术家以及他的追随者们的杰作再次带到中国观众面前,其中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绘画或者展览本身。”蒙卡奇们的绘画艺术代表着他们对匈牙利社会现实的感受、对大众的关切、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对表达性格特征的非凡技艺;对当代人来说,更为珍贵的是无论绘画作品看上去多么精妙高深,艺术的灵魂始终与现实紧紧相依。人们借助艺术语言认识历史,了解不同民族国家人们的情感和故事。
对于首次观赏这些画作的观众而言,拉斯洛馆长表示:“观众一定会被两个方面所吸引。第一是这一系列展品中呈现出的匈牙利特点,画作里的人物面孔、风景和气氛无不展现出150年前中欧生活的方方面面……”19世纪末的画家主要关心怎样表现阳光、雾霭和阴影以及怎样表达贫穷和困苦,富裕和奢华等。当时的艺术家着重于探索自然的秘密,了解人类和社会的关系,这其实也是每一代艺术家所面临的永恒问题。
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此次展出的肖像画表达的是蒙卡奇夫人的坚强性格,抑或是其他,只有留待观众细细品味了。
1950年代,蒙卡奇的作品也曾来华展出,在京沪引起强烈反响,并对中国现实主义以及写实主义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本次画展堪称国内最大规模的蒙卡奇作品展。拉斯洛表示:“汉语和匈牙利语都是非常难学的语言,但通过艺术这种共通的语言,我们不需要词典或翻译就能进行交流。即使独自一人,有了精美艺术品的陪伴,我们也不会觉得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