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内维尔·马里纳爵士在年过九旬后已两度来沪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而当年由他一手创建的圣马丁室内乐团也于上交音乐厅揭幕伊始就在此亮相,我仍不曾奢望有朝一日能置身现场,聆听这对携手近一个甲子的梦幻组合还原早已从唱片中熟悉的、原汁原味的“圣马丁之声”。毕竟因年事已高,在该团近年来于英国之外的演出中,已罕见马里纳的身影。然而幸运往往是如此不期而至,4月1日这一切就在上交音乐厅化为现实。
当晚,当通向舞台的侧门打开,见到马里纳以他依旧稳健的步履走向指挥台时,感叹音乐对这位以从容的心境走过数十载艺术生涯的老人的眷顾。当年矢志于室内乐理想的他,不惜放弃让很多人羡慕的伦敦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声部首席的“美差”,以艺术至上、平等互信的理念,精心打磨圣马丁室内乐团,最终在团员们共同的努力下造就了充满和谐之美的“圣马丁之声”。或许较之那些挂帅著名交响乐团的同行,实力相当且在训练、提升乐团的合奏能力等方面有其一技之长的马里纳,星光并非如此闪耀,但本就低调的他却毫不在意,依旧乐此不疲。这份坚守,在万物瞬息巨变的当下更显珍贵。
这时耳边响起的莫扎特《D大调第35交响曲》(哈夫纳)第一乐章强劲有力的演奏,将我的思绪带回现场。对于这部标志着莫扎特成熟时期交响曲创作风格的名作,马里纳一直以来情有独钟,三度来沪均将之列入节目单。指挥台前的他,照旧一派绅士风度,手势、身体幅度均不大,但正是在这看似不动声色的动作下,早已将自己的意图清晰传向每一位乐手。在他的引导下,圣马丁室内乐团的演绎灵动之中见优雅,虽从音乐织体、声部平衡等方面并不见刻意复古的痕迹,却同样彰显出属于莫扎特时代的古典意蕴。内中奥秘,当归功于马里纳对速度疾徐有致的自如掌控,让音乐始终在流动的氛围中展开,未见丝毫拖沓或摇摆不定。这对于上了年纪的指挥而言,殊为不易。
钢琴协奏曲作为莫扎特全部创作中艺术价值最高、最足以反应他本人个性的体裁之一,集中出现于上交音乐厅本乐季的多场演出中,前有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合作的四首,后有鲁道夫·布赫宾德领衔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三首,圣马丁室内乐团此次同样邀来加拿大钢琴家安吉拉·休伊特合作《C大调第25钢琴协奏曲》。
遗憾的是,面对这部精彩之作,休伊特的演奏却让我感到乏善可陈。作品中一些重要的主题被她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导致戏剧性的缺失。与此同时,她单一的触键方式也让自己的音色缺乏变化,整个演奏过程中,琴声明亮有余却温暖不足。而这样的音色似乎更适合加演时的斯卡拉蒂《C大调奏鸣曲》,也正是通过这首短小的乐曲以及之后的巴赫《吉格》(选自《降B大调第一帕蒂塔》),方才见到她对于巴洛克音乐的些许心得与个性。
好在马里纳与乐团并未受其影响,大多时候我都更愿将注意力集中于此。因为透过他们活力饱满的演奏,作品中形象鲜明、互相对比的主题变得如此生动细腻而又充满戏剧性格,宛若莫扎特歌剧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化身。其实,莫扎特在歌剧中形成的诸多音乐特点,于他的钢琴协奏曲中均得以再现和发挥,而圣马丁室内乐团演绎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凸显出两者间密切的联系,让乐声听来尤为鲜活。
法国作曲家比才17岁时创作的《C大调交响曲》,延续了上半场两部莫扎特作品明朗乐观、生机勃勃的情绪。这部始终洋溢着青春活力的交响曲,虽完成于浪漫主义时期,但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均受维也纳古典乐派传统的影响,因此与先前的“哈夫纳”交响曲可谓相映成趣,从中也就不难察觉马里纳爵士对于音乐会曲目编排的严谨与巧思。
《C大调交响曲》朝气蓬勃的第一乐章奏响的那一刻,我即意识到这才是整场音乐会真正的点睛之笔。果然,透过马里纳从容不迫的精心调动,圣马丁室内乐团那明晰均衡的音响,清新甜美的音色,纯正高雅的格调,以及演奏中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可谓纤毫毕现,与他们在录音中的表现如出一辙。这些鲜明的特征,正因马里纳与乐团对于细节一如既往的注重所成就,也成为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圣马丁之声”独特魅力之所在。
双簧管声部在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独奏,宛若深情的咏叹,浪漫之中带着些许忧郁。紧随其后,以细腻著称的该团小提琴声部奏出的绵延不绝的旋律,更让诗意的情绪美得无以复加,真是近乎奢侈的听觉享受。当听到小提琴声部果然按作品风格所需,以疾驰的速度将第四乐章中“无穷动”般的主题轻盈呈现时,仍颇感意外。即便在录音中,这样的速度都有些冒险,何况还是在音乐会现场。但圣马丁室内乐团非但做到了,且并不因对速度的追求而失去声音的美感,法国味十足。这显然得益于深谙弦乐演奏之道的马里纳大师对弓法、弓速的细致调整,同时也得到了个人技巧精湛的团员们的积极回应。若非因大家的实力相当,加之长久以来的默契合作所形成的共鸣,如这般高质量的演绎是很难实现的。想到之前曾在一篇访谈中读到,每当乐团吸收新成员时,马里纳始终强调:“他应该是真正具有团队精神,能用同一种声音来发音的人。”现在看来,这不也正是大师在数十年间铸就圣马丁之辉煌的真谛么?
文/李严欢(作者为上海青年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