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汇聚8个剧种12场演出,成为面向全国的创作展示和探索平台
为期近两周的第二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日前结束。本次戏曲节以“戏曲—呼吸”为主题,汇聚了8个剧种12场演出,成为一个面向全国的戏曲平台,展示了多个剧种在方寸舞台上进行的探索,也体现了戏曲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蓬勃的创作力,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活力四射。也正因为如此,小剧场戏曲节获得了高度关注,引发了各方评论。本期文艺百家刊登的,就是在“戏曲的呼吸与跃动——聚焦当代小剧场戏曲的探索与发展”研讨会上,几位专家学者所发表的观点。我们相信,来自业界的不同声音将有助于促进小剧场戏曲在未来的发展,激发出更加多元的态势和多样的思路,从而最终推动戏曲艺术在今天的传承与繁荣。——编者的话
小剧场戏曲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产生影响,那么这个现象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梧桐
中国戏剧文学会常务副会长
北京现在有两个小剧场戏曲演出品牌,一个是当代小剧场戏曲节,目前已经举办3届,还有北京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已经举办6届,在去年开始增加了戏曲单元。作为两个活动的评审之一,我想介绍一下北京小剧场戏曲的探索情况,供上海的同行们借鉴和参考。
我认为,小剧场戏曲对整个戏曲界的“出人出戏”有推动作用。有些作品从艺术和思想上来看,可能有一些幼稚,但我们可以敞开大门,允许他们进行实验。从目前来看,北京小剧场戏曲入围的剧目基本是两类。一类是原创剧目,拥有所谓话剧小剧场的品质,更注重作品有没有颠覆性。第二类是传统戏,第一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上,有一出黄梅戏 《天仙配》,它整个是大剧场的调度,差别是零舞美、没有乐队改用伴奏。对于熟悉小剧场的业界专家很反对,但也有一批黄梅戏戏迷很高兴。演出现场小剧场反响爆棚,大家都在跟着演员合唱。对于小剧场怎么接纳 《天仙配》 这样的传统戏,用一种当代的艺术理念和思维去调整,显然难度非常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需要我们去思考怎么去引导。
从我个人来说,在剧目的选择上可以放低门槛,不要很武断的去排斥什么。尤其是京沪之外这些剧种,先体验一下小剧场的观演环境是什么样子,然后大家演了一场之后,感到老戏在小剧场里演很不合适,有了感性上的认识之后,他再去创作小剧场戏曲就有的放矢。
而就市场方面,我觉得大可不必担心。举一个例子,天津京剧院的 《琼林宴》 是一出传统戏,然而在北京人艺的小剧场演出时,却把话剧观众和主创完全镇住了,他们感觉戏曲写意的表现形式太高级了。在话剧演出场地表演戏曲,会把戏曲的观众吸引进来,而通过买话剧票可以优惠购买戏曲票的方式,戏曲小剧场也慢慢聚集一批年轻观众,为传统戏曲市场带来新的欣赏人群。而一年之后北京人艺的创作者在做小剧场话剧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使用戏曲里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一个市场和创作双重的良性互动。
更进一步,小剧场戏曲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产生影响了,那么这个现象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希望明年开始,在上海这些小剧场戏曲作品能够和北京两个小剧场平台上的作品产生交流。
小剧场艺术不等于就是体量小、人少,小剧场就有小剧场应该有的创作思考和表演的可能性,以及表演样式,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人家看懂你演什么,就要换一个视角来考虑剧目创作和剧目表演。
马博敏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
时代的发展需要多样的艺术,多样的艺术需要多种的载体和多方面的观众。小剧场艺术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小剧场有小剧场的功能,有不一样的观众群,所以表现样式不一样,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原来小剧场都是话剧,现在已经让戏曲带进来了,所以要感谢话剧这样一个样式,让戏曲人进入了这样一种表演样式。
从本届参演剧目来看,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看到的问题。
首先,小剧场艺术不等于就是体量小、人少,小剧场就有小剧场它应该有的这种创作思考和表演的可能性以及表演样式,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让人家看懂你演什么,你就要换一个视角来考虑你的剧目创作和剧目表演。有的作品非常不错,比如说川剧《卓文君》,一看就是量体裁衣,让人看的很明白,有的作品我觉得好像它不太适合小剧场。
第二,演员的表演幅度要适合小剧场的空间特点。现在就是说在大剧场,特别是戏曲表演,它是内心外化,是外化的手段来夸张的,夸张到什么程度非常重要,如果把握的好,这个戏就精彩、好看好玩,如果你度把握得不好,不是不到位就是夸张,所以这个需要小剧场艺术值得关注的问题。比方说梨园戏《朱买臣》,演员的表演幅度、节奏快慢、两个角色之间碰撞的这种感觉太精彩,所以剧场的笑声不断,好玩极了,一个是他太会表演,另一个是说他这个距离感很好,我相信他在大剧场一定不会有这个小东西,看不清楚,但是在小剧场里非常恰当,这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太夸张。这个拿捏在二度创作和表演上是需要思考的。
第三,有些戏还比较粗糙,还没有完全到位,基本问题是出在剧本上,剧本不完全到位,因此上了台以后就觉得不是这里结构不好,就是那里一段戏断了等等,剧本问题是比较大的问题,以后建议小剧场艺术,尽管我们是探索性的,尽量放开一些、多样一些的,但是希望注重剧本的质量,这一点跟大剧场是一样的,有好的剧本就有好的第二度呈现,这个需要注意。
小剧场戏曲创作对大剧场是一个补充。但是,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小剧场的某种前卫、先锋和实验,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往往是理念先行,甚至戏曲成为实验的一个元素。
郭晨子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在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上,我们看到了对艺术有比较真切追求的年轻人在做不一样的东西。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也能感受到戏迷的力量。
这就不得不提到梨园戏,连续三年我都跟着戏迷组织去泉州看戏。今年暑假又一次去泉州看梨园戏。很好的剧场,可当天的观众不足30个。而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年轻戏迷,直接对他们的票房有所推动。比如上海的小剧场戏曲节,梨园戏连续两年来参加,这次的演出票是最早卖完的。可以看出,小剧场从创作和观赏方面,都对大剧场是一个补充,主创和观众都能在这里得到一定的满足。
不过我也从小剧场戏曲作品看到,文本跟演员的表演呈现、舞美的包装精致度相比,确实比较弱,有一些是很基本的戏曲写作的规格和规范的问题。另外,有时我们太强调创意了,创意就是一个点,但是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导致一些剧目从剧本的角度来说留下了比较多的遗憾。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小剧场的某种前卫、先锋和实验,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往往是理念先行的,甚至戏曲成为实验的一个元素。而这种理念先行带来的非常锐利、质疑性的东西,跟我们一般戏曲观众的接受度上是否有差距,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以为纯看戏曲程式化表演的观众逐渐少了,但好像并不是这样。当然,在这样的探索中,也给了我们实验者披荆斩棘的空间。
我们要为小剧场戏曲鼓与呼。
郦国义
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是“戏曲的呼吸与跃动”。这次第二届小剧场戏曲展演让我们呼吸到了艺术创新的新鲜空气,有一种喜悦之情在心中跃动。
首先,小剧场戏曲为我们提供了活跃思想、探索艺术创新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小剧场艺术发端于话剧,上海进行戏曲小剧场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今年的这些剧目在思想艺术上都力求创新。虽然有一些戏的立意还不到位,艺术上也有待进一步打磨,但是我们要允许一开始的不完善。有探索无疑比墨守成规好,一方面是剧目思想内涵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是艺术呈现上的探索。只有探索了、探讨了,开展了争鸣,从而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戏曲艺术才能发展。
第二,小剧场戏曲为戏曲继承传统艺术新辟了蹊径。传统戏曲怎样在新的时代得以传承、获得观众,小剧场戏曲是一种努力。这次好几个戏是传统剧目,有的是从传统戏剧的孤本、残本中选取题材,这是努力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如何在古人的文化遗产中体现我们的追求,会有多种探索。利用小剧场艺术,让传统的文化精粹融入我们艺术家新的感悟和新的实践,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这不失为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有益途径,小剧场戏曲为此作出了贡献。
第三,小剧场戏曲为青年戏剧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方新天地。表演艺术家都是在舞台上千锤百炼演出来的。但是,在现有的体制和市场条件下,哪怕是名角,一年能够演出的场次跟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是不能比的。年轻人包括中青年演员成为小剧场戏曲探索的主力,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向往和执着,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尽管戏曲正在走向新的繁荣,但是对青年演员来说,舞台演出的机会还是太少。不少剧种和院团在打造精品力作的同时,对年轻人是给予了关心,但是这个关心还需要多方位、多侧面地加强。小剧场戏曲营造了一块人才培养的沃土,让有志戏曲艺术传承的青年演员得以更快茁壮成长。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吸入传统、呼出创新。这些作品都让我们对戏曲当下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观察视角。
谷好好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以“戏曲-呼吸”为宗旨,即吸入传统、呼出创新。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为有想法的创作者开辟一个小小的舞台。从这两年运作来看,这个平台确实是受到了青年戏曲创作者和青年戏曲观众的大力欢迎。在剧目上,有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有的则在传承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些作品都让我们对戏曲当下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观察视角。不论大家如何理解什么是小剧场戏曲,我想有三点已经越发地清晰了。
首先,这个戏曲节促进了青年创意人才的成长,一大批的青年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乐都得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其次,促使了更多的青年观众走进剧场看戏,我想第二届大家已经看到了它的人气,出票率在上升。我们从演出营销方式上也有所创新,激发青年观众成为购买观剧的主力。
另外,全国各地各剧种的青年主创在这里进行交流合作。比如说这次梨园戏来了,香港的粤剧团体也来了,川剧、楚剧这些不常来上海演出的剧种都在这个平台亮相。很多团体都表示回去以后要研究小剧场开发。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戏曲人对艺术传统的尊重,大家在创新的同时都是小心翼翼的,还是非常尊重传统艺术的规律。因为,戏曲要发展、要前进,不能把立足之本丢掉。我们也可以看到多种风格的并立,比如《朱买臣》《春水渡》《伤逝》就是完全不同的样式风格,多样的活力、广阔的可能性也是我们的追求。如今,我们说演出传统戏力图修旧如旧,其实,只要是传统戏在当下演出,我想其中就已经暗含改变。
在过去,青年戏曲人才有些奇思妙法,有的时候最终只能想一想,很难化作行动,而小剧场戏曲节的举办,就是让青年的戏曲人呈现他们,给他们机会以实践积累经验,认识到戏曲这样一个艺术门类中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提升下一届的题材、剧目和人才,进而为戏曲主流创作做准备。
明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计划在长江剧场的两个小剧场驻场上演小剧场戏曲节。有了自己剧场,可以多演多练,从而让剧目走向全国、南北交流,让好的戏曲作品最终走向世界,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使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真正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新人才、新作品的戏曲孵化的基地。
小剧场戏曲节像一根杠杆,搭建了多个平台:年轻戏曲人才的展现平台、青年观众的培育平台、全国戏曲交流的平台。
戴平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第二届小剧场戏曲节,在剧目的数量,还有剧种的门类上面,都比去年翻了一倍。去年是6场演出,今年12场,有的是比较原汁原味的传统剧目,有的是抢救遗产,有的是对老题材进行全新的阐述和演绎,还有以古老的剧种成功演绎现代戏。去年是4个剧种参与,今年增加了川剧、粤剧、河北梆子、楚剧歌舞小戏等等,还有京昆的合演,呈现出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戏曲的文化生态。
从效果来看,小剧场戏曲节像一根杠杆,对于戏曲艺术的振兴、继承和发展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特别是搭建了三个平台:年轻戏曲人才的展现平台、青年观众的培育平台、全国戏曲交流的平台。
一大批新生力量挑起了这次小剧场戏曲节的大梁,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才华,这是对他们最好的一种培养。各个戏曲院团都有一批年轻的创作者,他们顾虑少,包袱少,又有自己的热情和思考,还有朋友圈,所以全部抱团来做。比如昆剧《伤逝》,我记得最初是吴双推荐了这个小说改编,张静、黎安、沈轶丽等一批年轻人集体搞出了这样一个戏,因为是小剧场、小制作,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可以突破院团在创作和排演新戏过程中的一些限制。还有一些创新精神比较强的作品,可能一时拿到大剧场比较困难,比如梆子戏,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原来的传统,还有昆剧《四声猿·翠乡梦》、京剧《陌上看花人》、京昆合演的《春水渡》,如今以小剧场的形式先来探索,其中有一些经过打磨,可能成为保留剧目。
另外小剧场观众里面年轻人差不多占了一半,可见小剧场对于培育戏曲市场、培养年轻观众是很好的。我没有想到梨园戏那么多年轻人喜欢看,本来以为会有方言带来的障碍;而且梨园戏非常古老,竟然会有这么多年轻观众。其实他们是被演员细腻的表演、精致的形式所打动。而这也是小剧场提供的平台。
有一天看完戏以后,我碰到了一位莆仙戏的女演员。她是梅花奖得主,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正在商议明年也要搞一台莆仙戏来参加我们小剧场戏曲节的演出,希望通过小剧场戏曲节再进入上海市场。实际上莆仙戏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很有影响力,后来基本上没有怎么进来。而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就为这种全国戏曲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