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电脑中,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高速发展的技术不仅带来了出色的程序、软件、多任务处理……,也越来越引诱人去做别的事情,让人分散注意力,毕竟电脑上网络上可用的东西太多太多。
其实我们并不希望电脑可以做很多事情——真正需要做事情的是我们自己。
1912年9月22日晚上10点,29岁的年轻律师弗朗茨·卡夫卡坐在他布拉格家中的打字机前开始写文章。不知不觉他写了8个小时,最后写完了一篇“判决书”。
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腿几乎无法从桌子底下挪出来,坐了这么长时间,腿都发麻了。我在打字机上写作,在此过程中我虽然觉得神经绷得紧紧的,有点担心,但同时感到欣喜。我写的文章逐渐丰满起来,让我感觉犹如在水面上漂浮着前进。”之后他又说,写文章时还是喜欢这种一直坐着的姿势。“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忘记其它所有东西,全神贯注,一气呵成。我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写作。”
1951年4月,在纽约切尔西街区一幢房子里,杰克·凯鲁亚克开始输入一大叠透写纸上的内容,要输完所有内容,将需要长达120英寸长的纸,他称之为“纸卷”。持续输入了三周之后,他把《在路上》第一章的内容全部输完,期间他没有更换过纸张,段落之间也没有多余的空白。
197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雅达利电脑公司工作,他上的是夜班。当被问起是否能在4天之内开发一款名为《突围》的新电脑游戏时,他答应了。乔布斯邀请了他的朋友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来帮忙一起做。对于此事,沃兹尼亚克是这样说的:“4天?我觉得我做不了。结果4天内我没有睡过觉。我们两个都得了单核细胞增多症,即一种睡眠疾病,不过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突围》游戏。”
卡夫卡、凯鲁亚克、沃兹尼亚克所做的事情的确令人惊叹,不过对于有天赋的人,当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时,能完成这样的工作并非特例。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如果换成现在,对于那些工作,他们能完成得更出色,还是更艰难?
电脑能让人脑更出色吗?
与19世纪相比,如今的电脑具备了更出色的程序与写作软件。但是,要完成以上他们所做的事情将更加困难。在现代的电脑中,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当卡夫卡开始写作时,就会与大多数律师一样,会先看一下邮箱里是否有新邮件;而杰克·凯鲁亚克可能会想着看他的推特,或在博客上写他的公路旅行。在开发《突围》的过程中,沃兹尼亚克可能还想着去纠正维基百科上一处错误的内容,如果这样的话,也许后来与乔布斯的苹果公司的合作就要泡汤。
与今天的我们相比,卡夫卡、凯鲁亚克、沃兹尼亚克有一个优势:他们用于工作的机器,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根本就没法让人有想做其他事情的欲望。当然,他们也可能被其它东西分散注意力,比如看报、与朋友聊天,不过这些都与电脑有根本区别。如今的电脑不仅让人分散注意力,而且还会引诱人去做别的事情。网络上有这么多好玩的事在等着我们,它们就像嘉年华门口不断高声吆喝的服务员,让我们无法专注地工作,反而使我们不停地被它里面的东西吸引。总之,我们创造了新一代“让人分散注意力的机器”,我们无法专心地在电脑上工作,电脑对此功不可没。
或许我们应该开发更多的工具,帮助我们做一些人类大脑不善于做的事情,比如执著专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些工具应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让我们不会开小差。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科学技术,它们的功能应该更类似于卡夫卡的打字机。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那时候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运行速度缓慢,同时被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使用。因为同时有很多处理问题的请求,这样的计算机就需要能够合理分配有效资源的功能。工程师们想了很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最早的一种是按时间分配,后来采用的是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时开展不同工作的办法。实际上,工程师们很聪明,想出了多任务处理的办法,能够公平有效地让不同的使用者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有了多任务处理的技术,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共享一台电脑,就如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电脑一样。
开发了时间分配与多任务处理技术的工程师们,或许从未想到他们想出来的这些技术同样被用于个人电脑中——如果每个用户都有一台电脑,那么他们还需要多任务处理技术吗?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如苹果2代开始普遍在市场上销售时,这些电脑的运行能力还是有极大的局限性,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软件设计与文字处理是无法同时进行的。
随着其它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在60年代,研究出了我们熟悉的桌面、窗口界面,随后通过最早的苹果麦金塔电脑,在80年代得到普及,这使得个人电脑也能够进行多任务处理。正是这种有着多个“窗口”的桌面的想法,使用户能够在不同任务间切换。70年代施乐公司推出了首个窗口操作系统,艾伦·凯是该系统的开发者之一。他说:“通常我们希望能够同时在不同的界面观看或编辑东西,也希望能够同时开展好几样工作,或者从不同角度观看一样东西。”
多任务处理的目的包括支持多个用户在一台电脑上使用,及一位用户可以同时实现多个任务处理。前者涉及到多个用户间的矛盾,后者则会碰到来自一个用户自己的不同需求。
第二个重大的飞跃是,在过去的30年中,电脑的运行速度得到飞速增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电脑才能有效地实现多任务处理。这意味着一旦实现了这个目的,相对于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的电脑,多任务处理代表了技术上的重大发展。举例来说,苹果电脑操作系统的说明曾经是这样的:“苹果电脑刚推出来时,操作系统只能允许用户一次只能使用一个程序。很显然,现在这种情况将不再存在。如今我们的电脑能更快地做更多事情,我们可以更轻松。”
当然从技术上来说,多任务处理显然是更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个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其它影响。其实我们并不希望电脑可以做很多事情——真正需要做事情的是我们自己。这一点可能我们平时并没想到,不过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能需要让电脑恢复到它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上。
电脑不该让人变笨
20世纪60年代时,J.C.R.立克里德与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提出来,电脑应该单纯地作为人类的辅助工具,他们的想法令电脑发展成它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他们认为电脑不应该像R2-D2,一个典型的机智、勇敢、而又鲁莽的宇航技工机器人那样,本身就很聪明。电脑需要得到人类大脑的指示,才能履行它的任务。电脑只是能让人类大脑变得更强大的一个工具,这种概念立克里德称为“人机互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电脑所具备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有时其实是电脑功能扩展的一种形式——不过仅仅是有时候而已。有了这个功能,我们能同时浏览不同的页面,完成多个任务,或是在看文件的同时又在Skype上聊天。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用电脑来完成一些需要持久集中注意力的任务,这时候,电脑就会削弱人类的工作潜能。
人类大脑擅长做很多事情,不过对很多事情也无能为力。长时间让自己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并非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经过大量训练与努力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这种状态佛教徒们称作“禅定”),因为大脑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其它东西的干扰。其次,大脑并不擅长有意识地同时做多种任务,或同时都能专注地去做好几样事情。也许电脑程序开发员希望电脑能够训练大脑更有效地同时做好几样事情,不过最近的研究调查表明这个尝试是失败的。
原因就是人类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干扰,根本不可能同时做两件或更多的事情。电脑如同我们的佣人,不断地打断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同时处理多种信息。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到底谁是主人呢?
当然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解决我提到的这些问题。“自由号计划”的设计者们让用户可以关闭因特网(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主要来源),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有些人借助咖啡因或神经系统的药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或者让自己深陷于没法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或者被解雇的恐惧中,以此让自己专注地完成工作。
但是我们应该寻找其它的办法,而不是依赖药物,或害怕被炒鱿鱼。我们所需要的电脑应该尽量缩减那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帮助我们能全力以赴地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需要电脑能认真地意识到人类的大脑是有局限性的,让电脑只是作为辅助人类的一项工具,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相信我们最终能实现这个愿望,但这样的电脑到底是怎样的现在也不清楚。也许我们所需要的电脑应该具有锁定各个模式的功能:零星任务模式、交流模式、专注工作模式。在工作模式下,电脑能让我们很自然地投入地工作,即使带有一点强制性也无妨。电脑设计者必须深谙大脑的弱点,他们必须最大程度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减少或消除,比如新邮件进来的提示音,不断闪烁的图标,及一些自动打开的多余的窗口。
总有些人会认为,那些具有超强意志或自我约束能力的人,不会被电脑轻易地分散注意力——即使在2014年,卡夫卡还是能够像在1912年一样,一气呵成完成他的写作。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自律也有效果,环境与工具同样能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但是现在的奇怪现象是,人类在科技上能够强大地塑造我们周围的环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却没有意识到人类大脑的弱点,能够足以适应这样的环境。
也许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电脑不应该让我们变笨。
摘自《看历史》2014年第2期 作者: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