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叫“淮国旧”的商店开设在淮海中路与重庆路的路口上,1992年建造南北高架道路,“淮国旧”因让路被拆了。20年过去了,很多上海的中老年人对“淮国旧”仍难以忘怀,那么,“淮国旧”为什么会成为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它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商店呢?
仓库里停放坦克车
“淮国旧”三个字,点明了它的地址——淮海路上,所有制性质——国营商店,经营范围——卖旧货为主。其实它最初的工商登记的大名叫作“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旧货商店”,后来又先后改名为“淮海贸易信托商场”和“五星公司”,不过上海人还是叫它“淮国旧”。
翻阅旧报纸,1954年9月2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上登载了一则开业广告: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旧货商店将于1954年9月29日开业。这一天离新中国成立5周年的国庆节还有两天时间。
现年87岁的傅正亚老人是淮国旧第一代老职员。当时只有23岁;另一位现年82岁的丁沪生老人曾经担任“淮国旧”副经理。他们讲述了“淮国旧”的点点滴滴——
1949年,上海解放了,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对的是一个百业凋敝的烂摊子,而接收旧政权的少量物产通过变卖,对经济恢复还是会有些许帮助的,这就是新政府成立“淮国旧”的初衷之一。当年,上海的沙泾港有一个很大的仓库,都堆放着国民党旧政权来不及带走的货物,“淮国旧”的员工们就奉命去清点造册。
丁沪生说,那个仓库大得不得了,各种物资多得不得了,有民用的,也有军用的。他还记得仓库里有水陆两用的坦克车,政府也委托他们来处理:“那个大家伙不好卖,就把它拆散了处理掉。我们‘淮国旧’财产老多的,店堂也是很大的,这个商店前门是淮海路,后门是长乐路,有那么大呢。商坊有1000多平方米呢。”
1956年,“淮国旧”又设立了寄售部,收购和代客寄售各类物品。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基本上是一个物资比较短缺、商品比较匮乏的年代,很多生活日用商品还要凭票凭证供应,不过买旧货是不用票证的,“淮国旧”是上海旧货的集大成之地。傅正亚老人回忆道:“(店里有)老古董、旧衣服、旧钟表、长衫、皮袍,还有女同志的皮大衣很多的……还有很多老百姓生活要用的东西,像半导体啊,衣服鞋子啊……我们‘淮国旧’还有世界名牌商品,莱卡、邓禄普、劳力士手表。”
于是“淮国旧”成为很多上海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淮国旧”的生意一直很红火。
难忘“淮国旧”的理由
如今的青年人可能会问,买世界名牌为什么要到旧货店里面去呢?因为那个年代,西方世界对中国是封锁的,也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淮国旧”里虽然多是旧货,但是也是那个年代上海人了解国外商品的少数几个窗口之一,那时候像友谊商店、华侨商店虽然也有洋货,但都是特供外国人和华侨的,要用外币或外汇券购买,和上海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当大多数人都还只能买120元一块的上海牌手表,“淮国旧”就有好几百块钱的劳力士和欧米茄。虽然都是一些旧手表,不过许多人还是买不起的。所以那里的手表柜台,每天都会有许多人挤在那里,看这看那,开眼界,长见识。
上海历史上就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城市,进入新社会以后,主流的意识形态提倡艰苦朴素、宣传移风易俗,倡导用新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多上海人虽然脑子里主流意识形态的弦是绷得紧紧的,不过在心里对那些外国名牌或者中外名品还是有那么几分爱慕,所以他们也会把“淮国旧”装在自己心中的一个角落,去“淮国旧”走走看看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业余爱好和生活方式。
还有一些人也怀有深深的“淮国旧”情结,那就是上海的一些民间收藏家和鉴赏家。都说上海是中国收藏界的半壁江山,而通常收藏的爱好都是在青少年时代就养成的,可以说当年“淮国旧”就是很多收藏家的“学校”。
很多上海的中老年人对“淮国旧”难以忘怀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淮国旧”虽然卖旧货,但是决不卖假货,而货真价实的背后是因为这里的很多店员都是很有专业水准、很有职业操守的鉴定家。
丁沪生老先生回忆说:“‘淮国旧’里时常有一些稀罕的宝贝出现,这些宝贝在别的旧货店里可以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淮国旧’的老法师却是慧眼识宝。有一次,一位客人拿来一颗珍珠,他想出售。这个人不是‘淮国旧’的老顾客,他是慕名而来的。老法师估价:5万。5万元当时是不得了,天价了,那位客人也愣了,喜从天降。为什么我们的店员会说值5万,他说这是乾隆皇冠上的一颗珍珠。我们的老法师一眼就看出来了,而且是很有把握的。因为既不能让顾客吃亏,也不能让国家吃亏。像珠宝、钻石这些宝贝‘淮国旧’收进去就不卖出来了。”
当然有些人会在对“淮国旧”的思念中有一声长长的叹息,当年如果到“淮国旧”来多淘点宝贝,现在肯定是身价不菲,说不定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了。上海人常会说一句话,走过路过别错过。虽然当年自己是进进出出“淮国旧”,但还是和发财的命运失之交臂。
1956年开办寄售业务后,各种名贵皮货、呢绒丝绸服装、手表和钢琴、乐器等高档旧货成为“淮国旧”商品中的主角,这是有别于当年上海的很多小型的旧货商店的。据老年人回忆,在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淮国旧”很多名牌高档的商品根本不值几个钱,一只西洋的台钟大概就值几个馒头的钱,而且越是高档的货品,越是备受冷落,无人问津。因为当时老百姓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那些贵重的东西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要它干吗呢?到1960年代的后期,“文革”中的抄家物资堆满了“淮国旧”的店堂,其中红木家具最多。
还有很多上海老百姓难忘“淮国旧”的理由是,当年他们在“淮国旧”里买到了很多价廉物美而且是市场上很紧俏的日常生活用品。改革开放以前的那些年是票证的年代,很多生活用品都要凭票供应,工厂里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就当成了等外品、处理品在“淮国旧”里销售,不需要票证,还会打点折,而且一点也不影响使用,所以每天早上,“淮国旧”一开门,顾客们就像潮水般涌入。各人到各个柜台前大声喊,我要买什么,我要买什么东西。比方工业品,当时买工业品都要工业券,像缝纫机、自行车都要凭票供应的,“淮国旧”里有等外品、处理品,质量也是蛮好的,都是敞开供应,不用票证的。
协助公安局破案
“淮国旧”店堂很大,时常会堆放红木家具,这就有被偷盗的隐患。“淮国旧”的退休职工董吉利老人回忆:“这些小偷大多是商店打烊前就藏在红木家具里,待到夜深人静时再出来做坏事。有一个大热天,我们有个职工值夜班,听到家具里有声音,我们职工就去找,拉开大橱的门一看,一个小偷躲在里面,他热死了,用扇子在拼命扇,当场被活捉。后来公安局特批我们养一条大狼狗。”
“淮国旧”的店员们还会参与社会上刑事案件的侦破。“淮国旧”作为特种行业,专门与公安局挂钩,一旦发生案件,公安部门会发来公函,请“淮国旧”的店员们帮助协查。据“淮国旧”的老店员回忆,这种协助公安局破案的事例不计其数。
“淮国旧”原副经理丁沪生说起了一件破案的往事:“有一年,复兴岛公园里面发生了一桩凶杀案,公安部门花了多少力气也破不了。结果这一天,有人拿了一个照相机来到我们这个柜台要出售。营业员一看就感觉有问题。这个人穿得这么普通,而拿的是很高级的外国照相机。营业员就跟他攀谈起来,说这个照相机很好的,我也不懂怎么使用。实际上我们的营业员是懂的,老‘老鬼’的,结果那个人也不会用这个照相机。这个疑点就来了,你的东西你怎么不会使用?当时公安局发的通缉令我们店里都有,营业员发现眼前这个人和公安局要通缉的人对得起来,于是说这个相机很高级,要请老师傅来估价,得稍微等—下。那个人感觉不对要溜,营业员做个暗示,叫人马上把门给堵住,同时也报告给公安局,一会儿警车到了,把他带到公安局。警察一审,果然他是通缉犯。”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进入了大建设的时期,兴建的南北高架立体交通干道的规划正好穿越“淮国旧”,于是“淮国旧”让道了。在后来的20年中,“淮国旧”几度搬迁,最后成为顺昌路上一家很不起眼的旧货店,但在很多上海人心目中,“淮国旧”已经不存在了,上海告别了“淮国旧”。
“淮国旧”伴随着上海人度过了一个时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它是上海人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的那些品牌旧货和老古董向当年封闭环境里的人们传递了一些西方世界文明和中国悠久文明的信号和气息,它所出售的那些“等外品”、“处理品”也使得当年的上海人稍许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淮国旧”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
摘自《档案春秋》2014年01期 作者:邵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