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室内,思宇让吴铁来感受一下他的后背,是不是一条直线,试图通过肢体的细节变化,让他渐渐进入街舞的状态……”灯光渐暗,舒缓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北京盲文图书馆口述电影馆内也变得安静,甚至可以听到周围观众的呼吸声。电影讲述员乌日娜坐在一盏台灯下,讲述着正在放映的影片《盲舞》中的场景。
在这间和乌日娜走过7年的口述影像馆中,坐着许多视障观众,随着她的讲述,通过想象来欣赏和理解电影。虽说今天她的讲解方式一如往常简单通俗,但口述的这部影片类型,却与往日不同。它既不是过往热播的《驴得水》,也不是经典影片《桃姐》,而是一部与台下观众息息相关的盲人题材励志影片。
在北京盲文图书馆5层的口述影像馆内,台下的盲人正在“听”电影(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盲人舞蹈曾被许多人认为不可能,但这样的原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历时两年,“吉林好人”、“长春好人标兵”、盲人按摩师吴铁助残奉献并克服重重困难学习街舞的故事,被搬上了银屏。
在昨日(13日)于北京举办的首映式上,历时两小时的影片结束后,不少观众发现,与此前接触到的如《推拿》一类的盲人题材剧情片不同,该部影片围绕着街舞所发生的一幕幕关于盲人与健全人协同追求理想的种种,似乎也别有一番滋味。
其中,影片中一个细节让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颇为感慨,董思宇为了让盲人感受到舞“律”,方便学舞,在舞蹈室的地板上耐心地贴出高低不齐的标志,而从他们一开始跳起舞来便会绊倒自己,到最后能够完美地完成一支舞蹈,在这个过程,他们的引路人、媒体人张睿旋一直都在记录。
“一支舞蹈最难的是变换队形,他们不能靠眼睛去看队形的整齐与否和舞台的方位变化,需要通过肢体接触来丈量彼此之间的距离。”对此,现场一位主创人员也产生共鸣,此前前往盲人中心学习时便深切感受到,“训练时间长了,他们就能用呼吸和心跳去感应队形的变化。”
而这个细节也被带进了影片。
实际上,历时近两小时的影片并未采用什么夸张的特技手法,也没有多少华丽丽的场景,似乎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平和的语气向大家诉说着盲人的世界,以及主人公推拿师吴铁对街舞的执着渴望。
“很真实,虽然我看不见,但在讲解人员的细致描述下,很多画面都在脑海里清晰呈现。”一位刚刚“听”完电影的盲人朋友的分享,引发不少在座观众的思考:盲人吴铁执着追求街舞梦,困难重重,却一直充满希望;他的街舞老师思宇虽然身体健全,但精神上却一直处于“残缺”状态,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不前,他们相互鼓励支持,最终赢得大家的认可。
在他看来,这其实也在传递这一种“平等”的理念,让人看不见的从来不是眼睛。
主创人员分享环节(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近年来,我们周围出现了许多向吴铁一样的优秀残疾人,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观影后也很受触动,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可以勇敢追求梦想,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据悉,《盲舞》于2017年3月份开机摄制,历时2年多的时间制作完成。据本片总监制、吉林省残联理事长潘宏峰介绍,本片已于2019年6月送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电影频道进行购片审查,同时计划在商业院线、农村院线、武警院线、爱奇艺网络平台等多家网络平台播映。
此前,该影片已入围第七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