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承载着万般精彩,同时也要求索“天平”的另一端——让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可持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另外,去年底,国家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从顶层设计、固废处理、保障能力等方面明确7大任务,其中一项任务是“加强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装配式建筑,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的主体责任,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应用,推动在土方平衡等领域大量利用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开展存量建筑垃圾治理,等等。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表示,这说明建筑垃圾处理已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从产生到再生,因试点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示范模式。徐征举例道,在上海,由上海建工集团旗下市政总院设计的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项目、青浦区再生建材利用中心项目、崇明长兴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等项目,通过破碎、分离、加工制作,加工成的再生骨料用于不同粒径的路基填埋材料,以及生产再生砖、再生砂浆、再生混凝土、再生板材等。
其中,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项目于2018年9月正式投产,生产线年处理能力3000吨,土建已按远期200万吨/年预留,其中装修垃圾日处理2000吨、拆房垃圾日处理1000吨。建筑垃圾预处理采用“两破两筛+机器人智能分选+制砖工艺”,骨料品质高,产品销路好;骨料储存采用筒仓储存,节地效应好,厂区总用地面积仅114亩;厂房密闭化、隔音化设计,设备密闭化程度高,分区域采用“雾化、旋风收集、布袋除尘”,环境影响小。
在南京,由上海建工建设的南京首座固定式渣土资源化利用厂于2020年5月正式投产,配置了2条先进的渣土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并自主研发了基于无机固废综合利用的固化剂和成套的多极一体化预处理设备,日处理渣土1万吨,固化处理后的工程渣土性能完全满足路基和底基层规范要求,是理想的筑路材料,解决了南京“渣土处置难”和“筑路材料紧缺”两大难题,还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工期及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从实际中看,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但推进策略可以差异化,各地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制定实施路线图,落实好技术支撑、市场培育、资金保障等。
徐征表示,首先坚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建造,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总量。
其次,坚持无废城市理念,积极研发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同时,建议政府以市场为导向,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建设完备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基础设施体系。
当然,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城市更新业务,不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提升,不断开发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建筑,践行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
作者:史博臻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