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的差异性构成了全球化
同济大学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经典阅读会存在差异性上的冲突吗?
陈思和:阅读人文经典的目的不在于你读过了这本书,而在于通过阅读唤醒内心做人的自觉。人文学科是讨论你的内心所有的东西,它从你出生就存在在你的内心深处,只是你并不了解,读完经典后突然感受到了,有觉悟了,所以通过阅读人文经典可以使内心越来越丰富。
张旭东:经典不是为全人类写的,而是写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比如希腊的经典是希腊世界的产物,写给希腊人看,写它的挣扎、斗争和想象。如果认为经典天然都是超越具体存在世界、写给全人类看的“普世价值”的话,就弄错了经典的内在含义。同样,好的教育是要给一个比较质朴的心灵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美国人的地域草根系和乡土系是值得研究。如果没有草根的、本土的传统,你就在全球化时代缺乏竞争优势。恰恰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传统发生有效的碰撞,从而意识到我和他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拧在一起,形成了全球化。这也是我们所理解的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起源。经典阅读里很少有绝对的标准,但它是与过去伟大心灵的直接对话。
经典大多与当下思潮无关
理科生:在物化的社会,如何通过阅读经典使个人的心境更完整,从而回归人的本性?
张旭东:西方知识界对经典有高度共识的,这是非常有力量的东西,而中国的知识界没有这样的共识,因此,往往被一家之言所裹胁。孔子说,君子不器,“器”了就定型了,失去了很多可能性。阅读经典跟修身养性不一样,不是草木虫鱼式的自娱自乐,也不是装门面的“增加修养”,而是关系到我们内在品质的培养。经典阅读既有专业性,也有缘分,不必强求此时此地一定要读哪一本,大可以“随遇而安”。
陈思和:我认为媒体上炒作的书最好不要读,因为读了你就要加入公众的讨论,然后你的个性就被时尚的声音压抑了。最好是读一些和当下思潮没有关系的书,如外国的、古代的书,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读人文书的好处是,通过读书让你的心灵更加丰富。经典一定要从头读到底,千万别像中学课文一样,只读一个片断。读书就像交了一个朋友,可以拿出来反反复复地温习。
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科选择
中文系毕业生:现在的学生往往不信任老师也不信任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教育怎么做好育人的任务?很少有孩子自费留学去学基础学科,您怎么看?
陈思和: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学生的真实想法能在公众平台上自由地表达,他就会对课堂有兴趣。要把学生的这些感受解放出来,让他们更自信。
张旭东:只要在求学的时候对读书本身感兴趣,就很值得。今天的年轻人选择很多,他们也非常聪明,从生长环境和内心的发育状态来说,一代比一代好了,只是在今天的条件下怎样将这种优势发展出来是个问题。我们今天说的都是在一个更高的历史条件来谈,而不是说今不如昔。
西人学孔子和我学西哲皆源于需要
提问:为什么中国哲学没有很好地发展,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传承,还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导致很多人没有静心做这方面研究?
张旭东:我们谈的哲学相当程度上是西方哲学,这是从学科体制来讲的,而不是说中国人不能进行哲理思考。硬要拿《老子》、《庄子》跟西方人争辩,是没有意义的。我同意北京大学李猛教授的说法,西方人学不学我们的东西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学西方哲学是我们的需要。我觉得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不必太在意西方人是否关心和了解中国文化,同西方人在西方主导的各种体制内争名分的举动,是不自信的表现。
陈思和:我们今天认为全球化的标准是美国化,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总跟人家不像,当进入到一个强调多元性的世界,世界不应该再有标准。这个地球上所有的文化都是世界的,世界就包括我们。我不喜欢“走向世界”这句话,我们现在就在世界上,所以一定要有自信。
不同年龄能读出不同的经典
微博提问:大学经典阅读如何跟中学课程衔接?
张旭东:一旦进入经典文本,它会让你的人生围着它转。比较理想的读法是不时地回顾它。每个年龄段读《红楼梦》,我们读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有些经典文本,则在年轻时读更好,如《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到比较成熟的时候再读,反而会觉得比较幼稚。比较理想、幸运的是在人生路途之初就接触到经典,然后一生都不会寂寞无助。当你跟一部经典真正交朋友了,所有的经典都会向你打开大门。
阅读经典也看缘分不可功利
微博提问:经典读不下去怎么办?
陈思和:读不下去是完全可能的,没有关系,你就不读它,换一种来读。阅读经典最大的好处是,它内涵丰富,读进去以后会心情开朗。经典的东西往往是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千万不要在里面寻求生活的答案,就是不能急功近利地读。你对书有缘分了就读进去了。经典都不是我们当下的东西,一定是存在距离感的,这是经典的基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