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个浅阅读时代,文字要尽量短,短到微博那么长,三言两语就行了。他们说,浅阅读的特征是眼球文字。在这上面,我也曾迷惑过。有一年我在当时非常红火的“舞文弄墨”论坛上,转贴了两篇当年中国散文界的扛鼎之作《唐朝那朵自由之花》和《目击美感从一个村庄消失》,每篇都在八千字左右,结果反映平平,跟帖很少,评价不多。倒是一些浅得近似于无厘头的文字每天的跟帖量上百,不要钱的好评如潮。我没怀疑网友的欣赏水平,我怀疑的是阅读者的心态和阅读者的时间,浮躁,空泛,匆忙,摇晃,跟风,盲从,浅淡,一目十行,一带而过,只要超过三百字,不少人连读完的耐心都没有,更没用心去品咂。
这就像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上来就杀人,一上来就上床,急吼吼的,从小说到生活,从电影到微博,没有过度和铺垫,直奔主题,一刀见血,一眼见肉。甚至连QQ聊天,刚认识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找个地方玩玩。
都不晓得急成这样是为什么。急成这个样子,情调在哪里?韵味在哪里?美感在哪里?期待和愉悦在哪里?回味和复观又在哪里?
有人问我:小说和故事的区别是什么。这问题很大,让大学教授来讲,至少需要十节课。我问他知道《红楼梦》不?就《红楼梦》现在的版本,那就叫小说,如果用一千字把故事梗概浓缩出来,那就差不多是故事。故事不需要葳蕤多姿的细节、不需要旁逸摇曳的铺陈和曲折。要的是直奔主题、一言蔽之。那些不慌不忙的细节,铺陈和曲折,都是艺术的“废话”。文学的可贵和有价,就在那些艺术的“废话”上。懂得“艺术废话”的价值,才真正懂得小说。
纸书《红楼梦》需要70万字才能承载。要是用微博来写《红楼梦》,一千字都太长了,没几个人读,即使有人读,也没多少人读得下去。
这样说,并不是抬举纸书,贬低微博。相反,我认为,它们适合于不同的人群,各有各的妙用。读纸书的人没必要排斥新媒体阅读渠道,读微博的人,也不能急于结论这就是个“眼球时代,一切以短为宗旨”。偏执于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允。就比如我,纸书和微博我都喜欢。纸书让人沉静,让人气定神闲,从容不迫;而微博则迅捷快速,浅显明了,观点鲜明。二者并行不悖。
有一位日本小说作家,她的书在日本只卖出了五十多本,被引进中国后,经过包装和运作,上市头天就卖掉五千多册。出版商请该作家到中国来签名售书,当出版商告诉她,她的书非常火爆之后,这位女作家放弃了签售。她说她知道她的书最多属于一百个人,超过一百个人都是盲从,这样的火爆是虚假的繁荣,说明读者极度不成熟。她不愿意为一群盲从的读者浪费签售的时间——认为自己的书只属于一部分人,销得太多了不但不感激,反而鄙视;不奢望所谓的“雅俗共赏”,却具有为最后一个懂得自己的读者写作的勇气……这得有多强大的内心和自信啊。你要写心灵鸡汤,悉听尊便,人家不动笔则已,动笔则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你在这里东摘西抄,加点葱,加点蒜,加点胡椒盐,把“编著”当“著”,人家则以原创为荣,所有的创作,没有新的发现和创建决不出手。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差距。
就我个人的阅历和理解,我认为我们正处在纸书的黄金时代。在上个世纪,有过那么一个时期,一个作家出了书,从国家主席到生产队里识字的农民都在读,因为别无选择,只有那么几本,动辄上千万的发行量也就是很正常的。到了八十年代,一首诗的发表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阅读和写作又一哄而上,有多少伪文青混杂在其中?近年来,阅读渠道多了,业余生活丰富了,改变命运的方式也多了。在这样一个沸腾的纷繁时代,还能静下心来阅读的,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一本书,落到一个真读者手里,比落到一万个伪文青手里更幸运。在这黄金时代,发行量除了跟版税有关,于一本书的好坏,已完全没有实质性联系。
自从用上微信以后,我感觉这东西非常好。首先,阅读对象都在朋友圈里,是朋友间的互动。你是画家,你必有一个画家圈子;你是作家,必有一个作家圈子;对你的肯定或批评都在圈子里进行。你什么都不是,你还有亲人和普通朋友圈子。阅读对象是明确的。更重要的是,所发表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也可以是长篇文字、视频或动画。这东西亲切,兼具纸书和微博的功能。我的一个朋友习惯于在书上作批注、写感想,完了还拍了照片。通过微信传上来让大家再评价。这是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对书的作者而言,有这样的读者,又是何等珍贵啊!
因此,再回望这时代,用一个“浅阅读”来概括似太偏执。这是个诸多阅读形式并存的时代。
□李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