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好
从伦敦回来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大大小小参加了六七个画展、拍卖展、艺术展、艺术节……形形色色的各种活动都冠以“艺术”及“艺术品”的名义,艺术之花仿佛一夜之间在神州大地处处怒放。艺术的普及性以及国民对艺术的热情让人惊诧不已,艺术一夜之间变得像争相去参加国际时装周的中国女星们一样,包裹着夸张华丽的战衣,空洞地爆发着。
如果直言不讳,我会说:尽管这样的艺术展览热情澎湃,媒体照片上的各种报道编织起了中国艺术市场繁荣昌盛的镜像,但事实是,报道上所谓大名鼎鼎的西方大师作品也许只是一幅镶嵌在广东作坊镀金画框内的复制品;展板的颜色与展览材料几乎不精心不专业到令人头疼;各种论坛与行业精英们其实并没有带来多少真正准确有用的专业信息。在这样的情形下,这些展览与艺术品更多地成为广告的道具。这样的形式仿佛成为国民唯一认识与接触艺术品业界的途径。艺术品行当其实如同意大利黑手党组织一样,有着一套最严密复杂的行规、行话、冷静的执行力、忠诚与秘密。但这个行业在中国,却如此浅显通俗。在中国,艺术品是全民娱乐。
中国的艺术市场几乎不存在真正属于艺术品的运作模式,甚至连正常的商品机制都是一知半解。在这里,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PR盛宴。没人知道今年所谓的最有价值的青年艺术家以及夹杂着洋文的名字们明年是否一文不值,也没人能确保眼前放着的承载着大师名字的作品是否现在就是一张废纸。机制不健全、市场不健全、专业配备不健全……所有的不健全都隐藏在一波接一波的眼花缭乱背后。
也没有必要悲观。在中学联欢晚会般气氛里,也绝对有真正的藏家、真正的艺术爱好者、真正的专家以及真正的操盘手。但因为所有的不健全,玩家们要带着一双雪亮的眼睛。每个展会都是这样一个小世界,在充斥着劣质材料味道的展厅里匆匆而过:哪些艺术品是带着洋味儿的玩具;哪些机构只沾着一点“艺术”的边自欺欺人;哪些耀眼的背后要运作的其实是别的东西;哪些艺术家还有着自己的坚持……一目了然。高级的艺术市场的玩法是“眼睛看到的是实际的梦境”;中国艺术市场的玩法是“眼睛看到的是简陋的粗糙的,让别人眼睛看到的是繁荣和艺术品”。
有时需要跳出来,毕竟艺术品的操盘和升值并不由大众决定,这是一个强势市场,也是一个弱势市场。盛宴归盛宴,但愿“娱乐至死”不是它的最后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