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人来人往的候机大厅里,开始了与《当呼吸化作空气》这本书的相伴。尽管十分感激它将我从不断追问晚点起飞时间的焦躁中解救出来,但这并不能浇灭读完最初几十页后,那略带轻蔑与不屑的小小失望:诸多名人联袂推荐、又被序言捧得天花乱坠的,难道就是这么些带着回忆滤镜、实则琐碎的成长流水账?隐藏在这失望背后的,则是略有些不耐烦的狐疑:死生之大,古往今来有多少道理已被说破,作者又如何能说出新意?
当后来的书写越来越沉重,那份疑虑倒是打消了。作者身为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思考的双重视角,确有其独一无二之处。作为医生的卡拉尼提骄傲、自信,是从小帅到大的人生赢家。但比起他的成就,背后那基于深刻理解而产生的炽热的职业热情才更让人敬佩:他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又为何会成为一名医生。尤其是对“医生”二字的理解:如果说“在鲜血和沮丧之间极富英雄主义精神的责任感”尚有稍带稚气的理想主义,那么他后来所提到并且越来越确信的“引导病人或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的自觉,则包含了更踏实且深厚的人文关怀。中文“妙手仁心”里的“仁”字结合卡拉尼提医生的解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但我更喜欢的,却是作为病人的他的分享——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医生。但绝大部分人,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名病人。病入膏肓之人。
保罗·卡拉尼提(1977—2015)
从得知死之将至到准备好迎接死亡,短暂又漫长的两年间,他的无助、虚弱、愤怒与悲伤,透过文字一览无余,又与先前作为医生的人生巅峰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某种程度上说,书的后半段,便是卡拉尼提版的“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正如同他没有过分掩盖自己作为病人的沮丧,这段在悲痛中“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的历程,也并未被描绘成高潮迭起的个人史诗;克制的语言不经意地透露出具有家常气的温暖,反倒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是的,即使患病的作者曾自觉人生“已经从每个句子的主语,变成了宾语和事件发生的对象”,即使作为医生治病救人的宏伟目标只能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最终付诸东流,他也仍在指引,在启示;而这种指引和启示所蕴含的能量,丝毫不亚于作为医生的他战斗在第一线所释放出的力量。
佛教说,智慧有三种:闻、思、修,按其可获得的难易程度依次递进。换言之,即使感觉道听途说来的道理非常受用,经过思考还能将“如何受用”分析得头头是道,但这两者与切身恭行这些智慧之间,却仍可能有漫长而遥远的距离。更何况这智慧关乎的是如何面对死亡——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死这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史铁生语)面前,竟是无可厚非地不合时宜。如若足够幸运,这将是绝大部分人许久以后才会遇到的终极对手;不幸的是,不出意外,它也仍将是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路。
但千万不要指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劳永逸解除恐惧的灵丹妙药。同样地,它也不是作者居高临下投喂出的“标准答案”般的“心灵鸡汤”,尽管通篇不时涌现出“鸡汤”一般铿锵坚定的句子(“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恰在于它把作为哲学奥义或抽象说辞的“向死而生”,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具化成一段清晰可见的生命脉络,为面对死亡的修慧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本。这个范本远非完美,却因其真实而格外动人:曾经,有这么一位优秀的人,在分别作为死神的对抗者、引领者与同行者而积聚起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下、在与医生相互鼓励扶持的过程中、在家人始终不离不弃的信任与陪伴下,从容地看着自己最后的呼吸化作丝丝缕缕的空气。他并非没有恐惧与失落。这些情绪向从容的转变也远非一蹴而就。但最终,他做到了,并将他的如何做到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图片来源:independent.co.uk
你无法确知若干年后的自己,会比卡拉尼提医生做得更好或更糟。但既然有人曾经做到过,在死亡这一终极命题上拉近闻、思、修三慧的距离,便不再显得难于登天。而那个曾经做到这件事的人,犹如一份可贵的参照、一个亲切的榜样,在鼓劲的同时催促你对自己说:“也要努力啊。”
回过头来看,When Breath Becomes Air的书名本身也颇值回味。联系格雷维尔十四行诗的上下文,这句话或许还可作其他解读;但若仅看Breath和Air这两个词眼,也已然有足够多的丰富与玄妙。囊括天地万物精华的呼吸原本是最为私人化的存在证明;人不在了,呼吸自也烟消云散。但卡拉尼提医生则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来说明,烟消云散绝不意味着呼吸的消逝。它融入最为公共化的空气,继续着与这世界的联结、继续参与并分享着此间的爱与痛、喜悦与悲伤。
中文里,不也有句同样优美温厚的诗句吗——
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严奕飞
编辑:谢 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