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志成城、决胜新冠肺炎的日子里,网友给力,守望相助,纷纷转发毛泽东主席获悉余江县消灭血吸虫消息后欣然命笔写下的《七律二首·送瘟神》。非常时期,重读这首熟悉的七言律诗,与之相关的松江往事涌上心头。
疫或瘟疫,是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通称。古代民间有种迷信说法,以为发生瘟疫是鬼神在作祟,故有瘟神、疠鬼、疫鬼之称。松江志书卫生卷中,瘟疫、时疫、防疫等词语并不陌生。有解放前生活经历的松江老人,尚能回想起霍乱、天花、流行性脑膜炎、伤寒、痢疾、疟疾、肺结核、血吸虫病等十多种传染病曾流行松江,其中,又以俗称"大肚皮病"的血吸虫病危害严重。据《松江县志》载,天马乡汤和浜,过去是个有59户人家的大村庄,到松江解放前夕仅剩9户。"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主席诗中悲叹的情景,也是松江有的地方严重遭受血吸虫病危害的一幕真实写照。
解放前,松江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公立、私立医院仅有24名医师,把城乡私人开业的中、西医师和老法接生婆加在一起计算,也不过300多人。医院病床更是少得可怜。以成立于1949年7月的松江县中心医院为例,其前身由松江县公医院和松江县卫生院合并而成。民国35年(1946),县公医院开办时设病床20张;民国36年(1947)县卫生院开办时设病床6张。虽然瘟疫流行时,也曾开设过时疫或临时救疫医院,短则3个月,长则一年左右停办。民国时期,松江地区发生过八次重大瘟疫,一次是天花流行,七次是霍乱流行;除此之外,肺结核病流行,有"十痨九死"之说,还有广泛流行于本地农村的血吸虫病。然而,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即便是在积贫积弱、医护条件落后的旧社会,松江人民还是艰难地挺了过来。回首往事悠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是年10月13日,毛泽东主席致电中央局书记,《转发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通令所属"一律仿照办理"。可见,开国领袖毛泽东,对松江颇为赞赏。然而,解放后的松江,依然是江南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之一。这让毛泽东主席十分牵挂。据李崇《1955年毛泽东主席途经松江小记》一文记载,1955年6月下旬的一天,身着灰色呢中山装、视察南方的毛泽东主席,乘坐在一列客车的第二节车厢中,由上海前往杭州,途经松江火车站时,停留大约40分钟,接见了松江地委书记李楚和专员李崇,并听取工作汇报。毛主席讲话不多,主要是提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关于农业合作化、镇压反革命、防治血吸虫病和绿化问题。在关于防治血吸虫病的问题上,李崇回忆说:"毛主席深知松江血吸虫病流行的严重情况,他问我们,松江血吸虫病流行很严重吗?我们回答:是很严重,已影响了生产、参军,危及群众生命。毛主席接着问血吸虫是怎么感染的?我们虽然作了回答,但是讲得还不清楚。毛主席听后追问这小虫怎么钻到钉螺里去的?由于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时没有答出来。毛主席对我们说,南方的血吸虫病很严重,你们要很好重视。"
李楚和李崇对回答不了毛主席的具体提问,深感学习不够,工作没有做好。事后立即补课,请血吸虫病防治部门拿来血吸虫感染过程图解,详细讲解人是怎么被感染的问题。随后积极行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再动员、再部署,并针对血吸虫感染人体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三个基本条件,从根本上加大防治力度。钉螺是血吸虫中间宿主。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松江大力开展灭螺工作,采取铲土灭螺、火焰灭螺、药物灭螺、用茶子饼进行稻田灭螺,还有覆土、开深沟降低水位,改变钉螺再生环境,以及在流行区域生产队建无害化粪池等多种措施;同时查病治病,大便化验从开始的一送一检,增加到后来的九送九检。领导一任接着一任,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抓到底,最终于1984年通过上海市考核验收。回顾往事,这场在科学指导下群策群力战胜血吸虫病的持久战,万众一心,热气腾腾,频传捷报,送走瘟神,恰如毛主席诗中有云:"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风雨兼程百里路,初心不改中国梦。松江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一次次经受磨难考验,变得更加意志坚强。当下松江,正在战"疫"考场上书写云间画卷,底色是同心;勇毅前行,关键在精神的豪迈篇章。防控保家园,发展惠民生,不忘初心,不负时代,以更实的作风、更强的担当、更大的作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积攒认同感、凝聚力和家国情怀的松江,创新发展的动力始终澎拜。君不见,大地回春"送瘟神",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惊蛰春雷走,有序复工、复产、复市、复课,千树万树花开,春天已在路上……
作者:尹军
编辑:施薇
来源:人文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