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夜景(新华社图)
2005年8月初我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和ICCR(印度文化事务委员会)合作的“中印政府互换奖学金”的资助,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印度德里大学梵语系学习。印度的学期很短,10月中旬我就有了一个两周的假期。我和两个中国留学生相约南下旅行,第一站去印度最繁华的城市——孟买(英文为Bombay,后改称Mumbai)。
我们事先买好了从德里直达孟买的火车票,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印度坐火车,既期待又忐忑。期待自然是好奇火车的形制和设施,和国内相比如何;而忐忑则是因为此前看过不少印度火车的负面报道,比如车顶坐满人,翻车和出轨等等。到了火车站外,乞丐、小贩、脚夫各色人等穿梭往来,印地语、英语和各种方言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嘈杂而混乱。走进站内过了天桥,就到了站台。站台上空荡荡的,除了我们再无他人。原来我们按国内习惯提前了半个小时准备安检和检票。可印度的火车站无须安检,上车前也不检票,只在车上查一次票,我们来得太早了。等了十多分钟火车进站了,我们找到所在车厢后,先在车厢外的布告上找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说来挺有意思,印度火车购票是实名制的,订票时要填写姓名、年龄和性别等信息,如果座位已满,就会被记入等待清单,一旦前面的人退票就可以补上去。因此火车票上的座位和实际座位会有出入,我们找到布告上的信息后确认没问题就上了车(据近年去过印度的朋友说现在都是手机通知订票信息,没有布告了)。
印度火车的卧铺分为普通卧铺(Sleeper)和空调卧铺(AC)两类。我到印度之前,段晴老师就叮嘱我一定要坐空调卧铺,比较安全。空调卧铺又分三等,最好的是AC1,即单人间,有点类似我们的软卧,共4个铺位;AC2是上下铺;AC3则是上、中、下三个铺位。我们订的是最便宜的AC3。不过这趟车是最好的“Rajsthani”系列(大概相当于当时国内的Z系列客车),既发矿泉水又发晚餐,我们戏称坐火车享受了飞机的服务。
由于印度吃素的人比例较高,特别是高种姓之中,所以订餐前服务员一般都会问一句是吃素还是吃荤。这次在火车上的晚餐也不例外。乘务员循例问了我们,得到非素食的答复后,他拿来了米饭和马萨拉(masala)鸡肉,还配了蔬菜汤和烤面饼。在我们快吃完时,乘务员还给每人发了一盒酸奶,又问我们想不想尝尝烤鸡(tandoori chicken),我虽知其名却没有吃过,就点了一份。这种风靡印度北方的烤鸡是用一种传统的泥制烤炉以木炭烤成的,它的做法和风味都让我想起杭帮菜的叫化鸡,木炭和泥土的香味融入鸡肉之中,外皮酥脆可口,内里鲜嫩多汁,是我来印度之后吃到的最美味的印度菜之一。
我们坐的这趟车是夕发朝至的,预计第二天上午十点到孟买。晚上睡在卧铺上,我忍不住憧憬即将看到的维多利亚火车站的模样。据说它是印度乃至所有英语国家中最具维多利亚时代特色的建筑之一。虽然没看过它的图片,但还是忍不住根据老电影中的场景去想象。可是所有想象加起来都不及实景之万一,以至于当我置身其中时,好半天都说不出话,不知如何形容这如教堂、宫殿一般壮丽的车站。那巨大的立柱和穹顶的钢架虽略显斑驳,但有一种沧桑之美。一转眼,墙上的老式挂钟仿佛带你回到了十九世纪,恍惚间,喷着大团蒸汽的机车呼啸而来。
走到车站外面,再次为它气势磅礴的外观所震撼,深黄色的外墙和哥特式的尖顶闪着金光,门楣、转角、塔楼和顶部处处都有雕塑,大象、狮子、猴子、孔雀不一而足。我看了很久恋恋不舍地离开时,才注意到车站的名字不是维多利亚,而是贾特拉帕蒂·希瓦吉(Chatrapati Shivaji,1627-1680)。原来早在1996年就改名了,只是大家习惯上还沿用旧称。
我们住的旅馆在繁华的Colaba区,离最著名的景区椭圆广场(Oval Maidan)很近。椭圆广场以数量众多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著称。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建筑就是全印度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威尔士王子博物馆(下图),是为了纪念当时的威尔士王子,也就是后来的英王乔治五世访印命名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它也被改名为希瓦吉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设计很特别,进入正门后,穿过一条小径,左右两侧是高大的椰树,还有一个大花坛。小径尽头就是宛如小型宫殿一般的博物馆了。这个建筑混合了印度的莫卧儿建筑和英国的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乳白色的巨形圆顶和弧形拱门是典型的莫卧儿风格,屋顶山墙的装饰物,凸窗和窗上的装饰则是维多利亚建筑的特色。
博物馆共有四层,第一层是石雕神像,是馆藏特色,几乎涵盖了从孔雀王朝(公元前326-前184年)到莫卧儿王朝(1526-1857年)期间各个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造像,珍品极多,诸如印度和希腊混血的犍陀罗风格,雄浑厚重的马图腊风格,笈多时代的古典风格,挺拔秀雅的南印风格等等。既有庄严肃穆的佛陀,端庄秀美的雪山神女,也有憨态可掬的象头神,风姿绰约的药叉女,令人目不暇接。很多造像的场景都是源自神话故事,比如有两座毗湿奴的雕像,一座是毗湿奴化身野猪拯救大地;另一座是毗湿奴躺在阿南塔身上。前者出自《往世书》中的神话,传说大地女神被阿修罗金目抓到地界,毗湿奴化身为野猪,将女神救了出来。雕像展现的就是他化身的野猪用巨大的獠牙将女神叼起这个场景,他一手叉腰,一手高举,一腿抬起,身姿威武雄健,充满力量感。后者也是神话中经常描述的场景,毗湿奴睡在蛇王阿南塔身上,双目紧闭,神态安详,手臂和双腿自然舒展,他的妻子吉祥天女跪坐在他脚边。这两座雕像,一动一静,妙趣横生。
毗湿奴野猪化身雕像
第二层是史前文明的文物,主要来自于哈拉帕和莫亨焦达罗遗址。这两处遗址于上世纪初由英国考古学家发现,曾经轰动一时。这一发现将印度的文明史提前了两千年,证实了在公元两千年前印度就有了发达的城市文明,不仅有宫室、神庙等建筑,还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只是可惜后来城市被废弃,文明中断了。迄今为止也未能确定城市消失的原因。在展室里陈列了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既有日常用的水罐、碗、盘,也有制作精巧的陶狗、陶羊等动物陶俑。还有一些刻着字符的印章,但这些字符已经失传,无人能辨识。
三层的细密画也是馆藏特色。细密画源自十一世纪比哈尔和西孟加拉的佛教以及耆那教经书的插图。莫卧儿时期,这种传统的印度绘画风格与波斯风格相融合,形成了莫卧儿时期独具一格的细密画风,并在王室的支持下走向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细密画风格多样,题材也很丰富,以神话、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为主,兼及自然风光、鸟兽植物。有的是单一场景,也有的是多场景,往往用建筑、植物或动物的线条来分割各场景。虽然场景和人物众多,但画面都很有层次,而且画中人的服饰、神态都不尽相同。值得一提的是细密画的颜色,有学者形容为“珐琅镶嵌般的用色”。在我看来,它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热带植物般的明艳绚烂。
细密画
第四层有一个特别的展区,用来展示中国和日本的文物,很可能是当年英国殖民政府的收藏。日本区有团扇、漆器和人偶等;中国区以瓷器为主,还有鼻烟壶和牙雕等。
博物馆前方的孟买大学也是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不过更复古一些。那高耸的尖塔和巨大的花窗让人宛如置身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城堡之中(下图)。仔细看的话,拱门和外墙的装饰还融合了印度传统风格。整座校园最显眼的莫过于耸入云天的钟楼,八角形的尖顶和大钟顶部装饰性的小尖顶都很有特色,外墙不仅有雕花栏杆和精美的弧形凸窗,还有数个置有人像的尖顶小亭子,像一件艺术品一样,美轮美奂。
大学旁是掩映在一片绿荫中的孟买高等法院(下图),其建筑是典型的英式乡村别墅风格,红棕色的梯形屋顶,正中有凸出的门廊,两侧是塔楼。深灰色的外墙辅以黄色的拱门等装饰显得肃穆庄严。法院前有一片草坪,据说常有人在这里打板球,可惜我们那天路过时没有看到。说起板球这项从英国传入印度的运动,就让我想起电影《荣耀之战》里那场印度农民与英国军人之间的板球赛。一群没接触过板球,仅仅训练了几个月的农民最后戏剧性地打败了训练有素、技术精良的军人们。在英国人擅长的运动上战胜他们,从而证明自己比他们强大,这背后隐含的是殖民地国家对宗主国的一种爱恨交织的文化心理。无独有偶,印度女作家罗伊的小说《微物之神》中也用板球赛来隐喻这种矛盾的心理。书中女主角阿慕带着孩子迎接英国弟媳和侄女时,特别在意自己孩子的言谈举止,生怕他们在风度上输给了英国亲戚,这就像一场印度对英国的板球赛,印度不能输。
除了车站和博物馆,一路走来还有不少建筑以希瓦吉命名。这个三百多年前的马拉塔国王近些年来被印度教徒推崇为最有影响的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的故国——马哈拉施特拉邦。希瓦吉的父亲沙吉出身穆斯林,是浦那苏丹下属的一个小苏丹。在希瓦吉出生后不久沙吉就抛妻弃子,转投势力更大的比贾普尔苏丹,后来又投降了莫卧儿皇帝。希瓦吉自幼由母亲养育,他的母亲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他深受母亲影响,痛恨莫卧儿皇帝等异族统治者,毕生致力于马拉塔的独立。他以天才的游击战著称,多次以少胜多,打败穆斯林统治者的军队,并在1674年举行印度教的加冕礼,建立马拉塔王国,宣布自治。
对希瓦吉的尊崇和“去殖民地化”等民族主义运动都和孟买当地的政党“希瓦吉之军”(Shiva Sena,有些地方翻译为“湿婆军”,这是不准确的。这里的“Shiva”指的是希瓦吉,不是湿婆)密不可分。“希瓦吉之军”在1966年成立时只有18人,但迅速发展壮大。上世纪80年代时,它已成为当地第一大党,并在孟买市选举中获胜。其政治主张简单概括就是“让马哈拉施特拉邦成为马哈拉施特拉人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它有庞大且严密的组织架构,比如仅孟买郊区的达纳工业区就有40个基层党部。基层组织主要帮助当地的印度教徒排忧解难,对于底层民众他们确实做了不少实事,可是另一方面“希瓦吉之军”对于穆斯林和外地人是极度排斥的,甚至会采取暴力驱逐和袭击他们。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裔作家奈保尔在《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一书中采访了几个“希瓦吉之军”的党部负责人。其中一位巴提尔先生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最重要的是印度教的生存”,还说“我对甘地没有好话,我痛恨非暴力主义那套主张”。孟买近年宗教和民族冲突频发可能也与这样的思想有关。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主角贾马尔,童年时因为一场暴力冲突永远失去了母亲,成为孤儿。其背景就是上世纪90年代在孟买贫民窟真实发生过的印度教徒对穆斯林的暴力袭击。
在孟买的第二天早晨,我们先去孟买港看孟买的标志——印度门(下图)。建于上世纪初的印度门雄踞于阿波罗码头,面朝阿拉伯海。人们常说它看起来像法国的凯旋门,其实它的样式源自十六世纪古吉拉特的伊斯兰风格。比起德里印度门的庄重朴素来它要精巧华丽得多。前后的两道拱门上方有四个高耸的八角塔楼,两侧还有两个较小的拱门。门的上方和四周都有雕镂精美的花饰。印度门当年是为了纪念乔治五世访印而建。它既见证了被殖民时代的屈辱,也见证了印度独立的荣光。印度独立后的第二年即1948年,最后一个团的驻印英军就是从这里撤走的。
与印度门隔了一条马路,两相对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姬酒店,印度最著名的五星级酒店之一,是印度最富影响力的家族企业塔塔集团创办的。据说当年塔塔集团的创始人在进入一家英国酒店时因为他的印度人身份而遭到拒绝,他愤而创办了印度人自己的星级酒店,即泰姬酒店。这座酒店完美地融合了莫卧儿风格和维多利亚风格,远看有几分白金汉宫的感觉。那标志性的红色圆顶在天空映衬下如海中的红珊瑚一般,愈加耀眼。酒店门前的侍者穿着莫卧儿宫廷式的礼服,当他向穿着一袭沙丽的女客行礼时,有一种旧时代的优雅。谁能想到如此华美典雅的酒店会在数年后遭遇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
2008年11月26日巴基斯坦恐怖组织虔诚军的10个年轻人在孟买的火车站、酒店等地发动了一场血腥的恐怖袭击。不幸中的万幸是泰姬酒店的员工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精神,在主厨欧贝罗伊的带领下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保护住客撤退,最终成功救出了近两百名顾客。在暴力冲突和恐怖袭击仍然频繁的当下,这样的平民英雄和普通人之间的互助精神无疑是冲破阴霾的一道亮光。
曾经的Bombay变成了Mumbai,曾经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变成了希瓦吉火车站,曾经的威尔士王子博物馆变成了希瓦吉博物馆。我曾和德里大学的一位教授谈起印度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去殖民地化”运动,我说Bombay改成Mumbai,Calcutta改成Kolkata, Madras改成Chennai。他说,是啊,有一天可能India也要改。我说,改成巴拉特(Bharata)吗?他说,巴拉特不错。
碧海秋色来天地,朱楼浮云变古今。百年风云变幻,甘地曾经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地方如今成了“希瓦吉之军”的大本营,曾经的宽容和非暴力也被“希瓦吉之军”的偏激思想所取代。孰是孰非,恐怕只能由历史来下结论了。
作者:范慕尤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