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与工商税务探索开展参照式筛选、预警式监控等执法联动工作
“点对点”信息共享,互换守信失信名单
不久前,在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一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上海海关竟发现了自己的一家认证企业。这家一般认证企业在某起案件中须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却迟迟没有全额缴纳罚款,导致法院一度陷入执行难。
很快,联合惩戒机制便显示出强大威慑力——上海海关提醒督促企业尽快全额缴款,否则将面临海关认证等级降级、实施较高进出口货物查验率等惩戒措施。企业权衡利弊后,迅速催促另外三家担保企业三周内缴清余款,保住了其在上海海关的信用等级,法院也将其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是上海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串联政府各职能部门“信息孤岛”,对失信者实行联合惩戒的典型案例之一。截至记者发稿时,上海海关关区内有202家失信企业受到相应惩戒,包括:进出口货物平均查验率在80%以上,被排除于查验没有问题免除相关费用的企业范围,不适用汇总征税制度等相关通关便利措施,等等。
今年以来,上海海关依托大数据及信息化手段,开通数据专线连接上海市政务外网,合作开发信用信息检索软件,化繁为简,实现对海量信用信息的批量检索,抓取上海市其他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对查实存在外部失信行为的海关认证企业按照联合奖惩要求依法进行惩戒处理。同时,每月定期上传海关信用数据,包括高级认证企业、一般认证企业和失信企业信息,并主动完善信用数据结构,将海关失信企业认定的依据和降级原因一并推送,便于其他参与联合惩戒的部门采纳及判断。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已传输海关认证企业、失信企业信息数据2.8万余条,实现海关企业信用等级状况月度数据更新,为市场主体提供信用查询、展示、应用等便捷服务。
上海海关还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开展“点对点”信息互换共享,互换各方守信、失信企业名单,探索开展参照式筛选、预警式监控等执法联动工作。目前已对五家列入工商异常经营名录的海关认证企业实施信用等级下调;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739家出口退(免)税高风险企业名单,采取设置风险防控指令等措施,对涉及虚假贸易风险的企业实施协同监管。
据上海海关企业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自2014年12月1日《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的一次重大调整,更加突出信用管理措施的差别化,赋予认证企业特别是高级认证企业更多优惠便利措施,对失信企业实施严密监管和联合惩戒,充分体现“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的信用管理原则和理念。
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关区内通过海关高级认证的报关企业达76家,占全国海关高级认证报关企业总数的26%,排名全国首位。
作者:本报记者 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