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来越多工业遗存转型为文化艺术空间,他们不仅是一片钢筋水泥建筑群,更是全新的城市魅力空间。图为八万吨筒仓。(资料照片)
浦东滨江,由一家拥有150余年历史的造船厂转型而来的文化综合体“船厂1862”前不久揭幕,其中包括一座中型剧场;徐汇滨江,原中航油的四个小油罐和一个大油罐正在拓展为一座占地六万平方米的油罐艺术公园,预计明年三月亮相;北上海,3.25平方公里的宝武集团不锈钢地块即将成为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2020年迎来上海美术学院入驻……
“保存工业文化遗产的同时,要让它们融入生活,成为今天城市的一个部分。”这是建筑学专家、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眼中的工业遗产“活化”概念。最近几年,上海越来越多的工业遗存向文化艺术空间“蝶变”,华丽重生——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艺仓美术馆、八万吨筒仓、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皆有值得追溯的“工业前世传奇”。
随着上海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落实“文创50条”、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背景下,老旧的工业空间作为与城市更新密切相连的一类新型文化遗产,大有可为。它们无论对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还是形成特色文创园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最终借由规划、设计活化再生的,不仅是一片片钢筋水泥建筑群,更是全新的城市魅力空间。
工业遗存的重生,在于历史与当下的对接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丰富多样的工业空间曾在城市空间中占据很大比例。厂房作为曾经上海重要的经济来源和历史骄傲,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工厂的迁移,它们一度成为消极空间。像这样的尴尬局面,全世界很多城市同样面临。新一轮的城市更新选择重视工业遗存,也成了一股不约而同的文化潮流——将其改造为博览建筑、景观公园、旅游场所、文创集聚区等的成功案例遍布全球。
工业遗产再利用所需要的智慧不亚于人类创造它们时的所需。在不少专家看来,工业遗产本身不是一张白纸、一具空壳,它们需要被尊重。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斯蒂芬·修斯指出,大规模工业建筑转换中,主要的国际原则是尊重原有的美学,以及尊重建筑的历史记忆——很多工业建筑的价值正来自于其历史特色。否则,人们将会永远失去这些工业遗产。现在著名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当年差一点就不能成为工业遗产转身的经典案例了。近20年前,这座美术馆选择在一座旧发电厂的基础上改建成立。当时,有一份设计方案提议,拆除发电厂原有的大烟囱。好在,馆方对此说了“不”,选择尊重原有的建筑肌理与特色文脉。这才有了这家现代美术馆巧妙利用工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组织所塑造出来的独特气质。
在上海工业遗存转身的众多案例中,人们也惊讶地发现,赋予这些空间更新以魅力的,恰恰在于对建筑原有记忆的尊重,在于历史与当下的对接。选址原北票码头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伞拱”结构与原北票码头保留下来的构筑物“煤漏斗”形成视觉呼应,通过类比来达成“新”和“旧”的整体性;原龙华机场的大机库变身成为余德耀美术馆,只见引入户外绿植的玻璃大厅与有着棕红色外墙的斑驳建筑连成一片,老机库的沧桑与“白盒子”的现代融为一体;在由煤仓改建而成的艺仓美术馆,系缆桩、高架运煤廊道、煤仓、抓斗、船锚、起重机轨道及烟囱等原有建筑的构件被保留了下来,有些还成了雕塑,成为了这一现代空间的点睛之笔。
呼唤转型所“催化”的魅力城市生态
上海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勾勒出这样的新愿景:展望203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专家学者看来,置于这幅蓝图之下,工业遗存的转型格外令人期待——期待的或许不仅仅是单一地标空间的营造,更是其所在区域文化氛围、转型活力的激发,是一种具有引领意义的城市美好生活品质的典范。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认为,对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不妨因地制宜,以地域特色彰显产城融合的和谐格局。“围绕着工业遗存特有的建筑风貌与历史特点,我们可以规划设计符合其在地性的创意生活城市空间形态。比如引入科技、绿色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科研成果,融合教育、旅游、时尚、会展、艺术经纪、金融等层次丰富、互为融合的新型产业链,形成以生活体验为核心、以美学风尚为潮流的全新生活方式,营造具有良好的文旅节目、文创内容和文艺生活的魅力城市业态。”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脱胎换骨,提供了工业遗存转型的经典案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城镇密集,曾形成世界少有的工业城市带。历经数十年的改造,在完好保存原有景观的前提下,这里已发展为融遗迹观赏、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科学展览、体育锻炼、培训教育、商贸购物和市民宜居等于一体的区域。比如,钢铁厂成了景观公园,炼钢高炉成了观光塔,矗立河边的旧瓦斯罐成了潜水训练塔,集装箱成了旅馆,它们共同“催化”出迷人的区域氛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上海,工业遗存的“蝶变”正在不少区域孕育、生发。以文化引领“锈带”转型的徐汇滨江,曾是上海最主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生产加工基地,集聚了远东最大的机场、中国第一个水陆联运码头、中国第一个湿法水泥厂、上海第一个货运车站等。对于这块宝贵“大衣料”的“高级订制”令它重获新生,只见码头、厂房变身美术馆,塔吊、机场跑道变身公园,被激活的这片区域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上海西岸,对标的是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由此释放并激发空间活力与艺术魅力,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创产业新地标。
作者:本报记者 范昕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