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首次尝试“厂房不做灭失”出让方式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做厚区域经济密度
宝山工业园区有个基本不产税的工业地块,最近通过区级收储后重新出让,首次尝试“厂房不做灭失”的出让方式——带地面建筑租赁给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节省了工程土建所需的九个月时间。华域汽车在此布局两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5亿元,亩产税收120万元。
厂房不做灭失出让,这是宝山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诸多探索之一。不久前,宝山区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秩序、土地利用计划执行好”上了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名单。
宝山区区长范少军说,在建设用地触及“天花板”,土地整体产出水平又不高的情况下,“经济密度”成为城区产业转型的核心考量。盘活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必修课,但还不是唯一的一课。
地“用完”了,必须提高土地经济承载容量
在宝山区30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中,现状建设用地占246.6平方公里。根据规划要求,到2035年建设用地还要减量2到3个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地“用完”了。
宝山区土地整体产出不高。跟自己比,重点产业园区和商务载体的产出都在增长:今年上半年,宝山工业园区等六个重点产业园区单位面积土地产值同比提升30.5%,84个重点商务载体每平方米产出同比增长55.4%,达到1077元,但跟全市尤其中心城区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城区道路上来来往往的卡车,透露出一个地区的产业特点。“车里装着金属边角料、宾馆洗涤用品、废旧纸箱,说明这里传统物流企业多、堆场多。”范少军坦言,大集卡不仅跑在马路上,还渗透到各镇、各村的“毛细”堆场——产出效益低的土地大多与落后产能、低端业态相伴,随身贴着“环境负担”“安全隐患”等标签。
对宝山区来说,提高土地经济承载容量,是盘活低效用地、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科创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的过程——它不仅是经济工作,还是环境和民生工作。
向统筹要活力,告别“布朗运动”
宝山区现行规划对地区产业做了全新布局。
宝山区兼有城区和郊区“两个战略空间”,构成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在产业布局上也是“总部经济+制造环节”两个领域同步发力。
在产业地图上,辖区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分别定位为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商务、国际航运中心(北部)片区。各镇和产业园区也不能无序发展,要形成各自的主导产业,比如顾村镇以发那科机器人为龙头,主攻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宝山工业园区依托中船集团、华域集团等企业,做强邮轮配套、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制造业产业。
产业布局要从纸面落地,需要与之契合的招商引资逻辑。“传统的招商工作是大家各自为政,项目不适合放在这个镇上?不管,照样招;招进来的企业没地方落户?那也不能放走。这不仅导致资源内耗,还阻碍产业布局。”范少军把这种状况形容为杂乱无章的“布朗运动”。
宝山区的解决方案是“统筹”——守住土地供应和产业项目准入两个关口,引导各方按照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方式招商。统筹办法之一,是通过合理分配相关方利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今年,位于顾村镇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迎来一家新企业——赛赫智能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项目3月底完成土地出让,预计今年12月底开工。其实,这家企业是航运经济发展区引入的,但园区土地紧缺,“转移”到了顾村镇。根据统筹奖励办法,航运经济发展区与顾村镇在五年内将按照企业税收五五分成,项目引入方和土地资源方各得其所。
向改革要经济流量,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宝山区已经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137.5亩,达到全年目标的63%,一批即将重构宝山区产业生态的企业正在落户的路上。今年上半年,宝山区新增企业17027户,增量列全市第五;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新增484户,同比增长12.6%。
能够创造“流量”的不只是空间,还有时间。宝山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雷曙光介绍,华域项目是以时间赢取流量的典型,“产业项目落地过程通常都很漫长——谈判一年,征地一年,办手续大半年,工程土建少说一年,等待达纲再一年。但是华域项目从土地收储到项目开工总共只用一年。土地收储和项目谈判同步进行,土体出让时厂房不做灭失,借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契机加速审批……几乎每个环节都提速了。”
华域项目尝试了“先租后让”方式:先把地块出租给企业,后续根据企业效益再收储正式出让给企业,“既节约产业发展成本,又提高了落地速度。”雷曙光表示,这些创新涉及了大量政策边界性问题,在市区多个职能部门快速反应、高效协助之下,最终一一化解。宝山区把这称作“向改革要经济流量”——围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用优质的营商环境留住企业。
作者:本报记者 钱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