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水运交易要素市场——上海航运交易所在北外滩开市成立,全国范围内“一门式”通关服务平台率先在北外滩成立……改革开放40年来,虹口区经历了由“老码头”到“航运虹口”再到“航运总部基地”的变迁,虹口北外滩已成为国内航运服务企业最集聚、航运总部特征最明显、航运要素最齐备、航运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
虹口区因虹口港得名,17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航运文化资源。随着上海市中心区域功能转型发展,虹口区立足北外滩区位优势,找准产业定位,积极打造“东大名路航运一条街”。2002年,上海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建设,虹口区第一时间整合资源设立北外滩开发机构。2005年,北外滩获批成为上海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唯一以航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12年,已被确立为航运与金融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北外滩,被当时的交通部授予“航运服务总部基地”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航运服务领域的“总部基地”。对致力于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北外滩而言,这被视作新一轮转型的信号,旨在实现更高水准的要素集聚。此前,这里已集聚起3300多家航运企业和25家功能性机构,是全国航运企业最集中、航运要素最齐全的区域之一。
目前,北外滩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之一,航运服务业也已成为虹口区新的支柱产业。北外滩集聚的航运企业已经从2002年刚开发时期的 508家,增加到2017年底的4452家,基本形成一整条航运服务产业链。
由之带来的多项先行先试,让北外滩在一些领域开始赢得国际话语权。以内地与港澳签订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为契机,促进最早一批外资航运公司落沪发展,开展第一批航运经纪人试点,推动第一家无车承运业务在北外滩经营,全面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航运保险、航运信息、航运人才等新业态。随着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等权威行业数据的定期发布,以及运价交易、船舶融资、船东互保等业务的不断发展,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在先行先试中逐步参与到行业规则的制定,形成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潜心发展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软实力,虹口区为地区航运机构和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营商环境。2016年,虹口区专门出资4000万元对霍山路150号进行整体修缮,建设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汇集航运机构、业界专家、航运信息,推动霍山路航运信息交流圈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 “大脑”。配合支持航交所改制,促进航运企业转型升级,主动接轨国际市场,制定配套扶持政策,着力打造航运经济发展新亮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居住证办理、公租房服务、就医就学等精细化服务,在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培育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017年以来,虹口区还全力推进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和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船员服务为特色的密云路圈和以航运信息交流为特色的霍山路圈,持续推进国际航运交流服务中心、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中心和国际航运创新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头脑中心”,进一步提升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能级。
作者:祝越
责任编辑:李勤余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