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犹太难民与上海”系列组画揭幕仪式,画家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鸣、吴介平创作的四幅绘画作品将在纪念馆扩建后向观众展示。
二战期间的上海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愿意接纳犹太难民的地方之一,犹太难民与中国当地居民友好共处,还会相互邀请对方到家里做客。
犹太难民与上海的故事正在不断扩充丰富,但是相关画作并不多。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介绍,这些画作历经一年半时间的创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犹太难民的同情和帮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友善包容。它们将丰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馆藏,纪念馆也将珍惜这一特殊的历史延续方式。
1933年5月13日,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杨杏佛、林语堂和外国记者史沫特莱、伊罗生到德国驻沪办事处递交抗议书,遣责法西斯恐怖统治。版画家吴介平创作了大幅木刻画《正义之举》,把七位参加正义之举的中外人士一并表现在画中,从构图视觉以及黑白关系上还原历史的真实。画家吴介平充分利用了木刻的一些留黑、刀法、拓印技巧以保留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玫瑰攻瑰,我爱你》这一歌曲人们并不陌生,实际上,这是由犹太音乐家把它谱成五线谱后传向了世界。油画家夏葆元创作了同名的油画,反映了当时一批从事音乐的犹太艺术家来到上海,对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作出了贡献。油画《玫瑰玫瑰,我爱你》在构图时选择了具有上海当年特色的客堂间作为背景,几位犹太音乐家各具表情,有豪放的、有忧伤的、有深情的,而前来交流的《玫瑰玫瑰,我爱你》的曲作者中国音乐家陈歌辛也在和犹太音乐家一起分享艺术的氛围。画家夏葆元的故事性的构图和严格的绘画语言让观众浮想联翩。
《情同手足》油画是由著名油画家魏景山创作。它描述的是一位黄包车夫的故事,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犹太难民的小孩和他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画家魏景山这幅画的背景是当年的弄堂,背景里那些人物为了生计而忙忙碌碌。画家在素描关系上以明亮为基调,黄包车夫的的表情充满了爱,表现出人性的阳光。
《胜利之声》油画是由著名油画家陈逸鸣创作。它描写的是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犹太难民在悄悄收听反法西斯联盟的电台传来的好消息。画家用绘画语言表现了收听者喜悦、深思、惊讶等丰富的人物表情。为了突出这种表情,画家陈逸鸣运用近镜头构图,以便能够在一个多平方米的画面中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收音机成为了画面的中心,而那一盏灯似乎在告诉人们天快亮了。
作者:祝越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