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垃圾桶不密封,容易散发异味”3月21日一早,在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董家宅居民区华虹公寓的李剑芬家里十分热闹,来自楼里的数10位党员,齐聚一堂,每月一次的“虹阳微家”活动正在举行。
李剑芬在退休前曾是黄浦区多稼中学的教师,日前担任欧阳路街道董家宅居民区的支部书记,怎样坚持党建引领?如何凝聚身边的党员?如何让党员在社区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是她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领衔建立了同心圆“虹阳微家”,成了社区同心圆里的那个圆心,并带领“虹阳微家”的成员每月聚在一起讨论如何让党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她表示,“同心圆微家带领着党员和群众共同关心点滴小事,激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里搭建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成员从创建初期的8人增长至20余人,每月通过活动日收集居民关心的身边事,现在人多了,点子多了,主意也多了”。
“虹阳微家”每月一议
本月社区自治的议事主题是:《党员如何在垃圾分类中做好带头引领作用》。上海今年1月31日正式发布了《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如何顺利完成市级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的创建工作?对此,“虹阳微家”的成员们纷纷出谋划策,一面畅谈绿色垃圾分类将会带给小区里哪些变化,一面细数养成垃圾分类的痛点。讨论中,几名党员都提起不少居民不愿意将湿垃圾桶放在自家楼下这一问题。如何解决该难题?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应该将湿垃圾桶放到小区边的小压缩站里……
在垃圾分类方面,如何带领大家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李剑芬与微家成员们专程多次向周边小区业委会请教,向居民寻访解决途径,反复征询居民意见,确定小区绿色垃圾分类点位。并利用党总支的力量聘请专业的垃圾分类培训师,重点针对生活垃圾四分类的解读,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熟识度。全力发动社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挨家挨户做好宣传工作,并每日在小区里进行引导。她表示,“现在居民对绿色垃圾分类基本达到高知晓率,慢慢地改变扔垃圾的习惯。虽然大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每当看到小区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绿色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我们心里收获满满”。
除了每月一次的议事,李剑芬还带头关心社区里的老人,带领微家的党员一起上门慰问关心老党员及病中需要帮助的邻居,为独居在家的高龄老人举办生日会,为社区增添了一份浓浓的人情味。有一位家住3楼的高龄老人,因楼下违章搭建而困扰,找到李剑芬求助,李剑芬带领微家党员一同联系居委、物业、城管等多方协调,终于做通了当事人工作,解决了问题。
小花园成为风景线
邮电居民区的小花园里有一棵参天大树,有着60多年的历史。小区里老年人都喜欢在这棵树下,晒太阳、聊天。但由于年久失修,小花园路面不平、景观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虹阳微家党建责任区内62户居民提出改建小花园的需求,此事反映到了党建责任区负责人罗永水那里,罗永水立即将此问题反馈给党总支。按照居民区“家园党建”的议事规则,对于超过30人联名提出的问题,列入“虹阳家苑”街区联席会议的讨论议题。由党总支牵头,共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召开街区联席会议,共商解决方案。最终,共建单位上海盛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党支部立足本职,主动认领改建小花园的改建任务。
通过对小花园测量、制定布局方案,最终拆除老旧小花坛,在大树下安装更多休闲椅、腾出更多活动空间给居民憩息,小花园周边新栽绿化植物,提升观赏度。建设休闲绿地、健身走道、增加停车位。
罗永水还制定小花园自治公约,由党员志愿者进行管理。虹阳人家的楼组党员们还自发出资为小花园增设坡道、方便轮椅通行。罗永水告诉记者,如今的小花园活动区域变大了、休闲座椅多了、花坛的花朵也丰富了,老人们在大树下聊天、读报、议事的人也多了,小区里大家和和谐谐。罗永水也发挥自己身为理论学习小组领衔人的优势,在大树下给老人们讲时事、论社区事。如今大树下的小花园形成一道美丽风景线。
“每幢楼有党的组织,每个门洞有党的工作,每名党员都在社区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欧阳路街道在5个居民区进行了“家园党建”社区治理模式试点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设置,创设了居民区总支层面的“虹阳家苑”、责任区层面的“虹阳微家”和楼组层面的“虹阳人家”三级议事项目平台,完善制度机制、开展专题培训、参观互助、落实保障等方式推进“家园党建”工作。党小组从原先的63个增加到了123个,选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从而形成了党小组的有效管理。该街道还划细、划小、划实党支部责任区,从原先的15个增加到28个。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燕华告诉记者,居民区“家园党建”工作从顺应基层党建发展的需要以及本着解决居民群众围墙内外的问题的需求出发,通过深入调研、统筹规划,积极试点、专家讨论等方式,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标,构建的党总支“街区联建”、党支部“责任区共建”、党小组“楼组自建”的治理模式,促进“融合各类资源、融汇各类智慧、融通各方人心”, 实现居民区每幢楼有党的组织,每个门洞有党的工作,每名党员都在社区发挥作用。
作者:汪荔诚 龙钢
图片来源:虹口区供图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