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和人一样,出门也要带上“身份证”。宝山区大场镇在9个居民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为全部10068户居民分别配备垃圾二维码,“一户一码”,一码双色,白色的是干垃圾、粉色的是湿垃圾。大家出门之前要在垃圾袋上贴好二维码,以便居委、物业、环卫人员追溯各户垃圾分类情况。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于7月1日实施,沪上各区各街镇都在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的步伐。大场镇此前已在两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现在他们希望把居民的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再往上推一推,二维码追溯有助于物业等后道环节更好地掌握“垃圾分类失信人群”从而进行重点督促。
在实施前期,这种做法工作量很大。上午十点多,在9个试点小区之一的乾皓苑,保洁员和志愿者正在检查居民楼下的垃圾桶,逐个排查垃圾袋是不是贴了二维码,并破袋查看其中垃圾的分类情况。乾皓苑物业经理沈怡介绍,小区共有13栋楼,每栋楼底都设分类垃圾桶。他们鼓励居民定时投放垃圾——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8点——早9点过后,保洁员和志愿者还需花费一两个小时逐个检查大家的垃圾袋。
▲ 乾皓苑居民楼下的垃圾分类指示板,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积分
“一旦发现错误分类行为,通过扫描二维码追溯投放居民,进行口头提醒和指导。对于屡次提醒仍然出错的住户,我们的信息后台也会记录在册,列入重点关注名录。”大场镇党工委副书记赵华介绍,为配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大场镇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了“大场e社区”APP,这一智能平台具有垃圾分类、小区监控、停车地磁等多个功能模块,垃圾分类方面,意在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对于生活垃圾的全流程分类管理和积分激励。
居民在“大场e社区”的账户可与其绿色账户关联,扔完垃圾就可扫码积分。考虑到有些老人不懂使用智能手机,APP还开通了志愿者代为积分的功能。根据管理端掌握的情况,哪些居民是“垃圾分类失信人群”便一目了然。
▲ 乾皓苑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回收处置智能设备“小黄狗”
即将实施的地方法规对生活垃圾分类提出许多明确举措,比如“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等,这些措施如何落地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比如在居民小区,‘不分类不收运’怎么操作?如果因为个别居民不分类,就停止整个楼栋或小区的垃圾收运,物业会不会被投诉?如果被投诉还能不能坚持‘不收运’?如果是在酷暑天,停止收运垃圾有可行性吗?”赵华坦言,为了配合法规实施,基层社区必须动足脑筋,既要促进生活垃圾分类,也要维护社区关系和谐,比如未来可以考虑将垃圾分类表现与社区居民享受的停车管理、物业服务等等挂钩,尽可能引导居民主动分类,不要发展到“不分类不收运”的局面。
有消极人群就有积极人群,积极人群也有可能给垃圾分类工作造成一些不算困扰的困扰,比如为了“刷积分”而人为地创造垃圾投放行为,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积分规则。赵华说,为鼓励定点定时投放,APP积分制度设定了非规定时间段投放不予积分的规则;为了引导居民减少垃圾投放次数和数量,防止居民“刷积分”,制度又规定,每天累计积分满分20分,其中湿垃圾12分,干垃圾8分,第一次湿垃圾投放可积9分,第二次3分,第三次起无分;第一次投放干垃圾积6分,第二次积3分,第三次起无分。
作者:钱蓓
摄影:赵立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